百词典

《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

时间: 2025-04-23 21:40:34

诗句

田里冯生甯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

骑上下山亦疏矣,儵从容出何为哉。

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40:34

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田里冯生甯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
骑上下山亦疏矣,儵从容出何为哉。
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白话文翻译:

在田野间,冯生宁愿离去;而在湖海边,陈侯却依然愿意前来。
诗书的乐趣尽在家中四壁之间,而蒲柳蓊郁的地方也只是城中一隅。
骑马上下山显得有些稀疏,悠闲自得的我又为何外出呢?
市桥十步外便是尘土,傍晚的雨淅淅沥沥,却仍未回归。

注释:

  • 冯生: 传说中的隐士,象征归隐田园的人。
  • 陈侯: 指陈蕃,古代名士,寓意有志之士。
  • 蒲柳蓊然: 描述大自然的繁茂景象。
  • : 指悠闲的神态。
  • 市桥: 形容城市的喧嚣与沉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州人。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词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政治风波与个人遭遇的交织期。诗中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士与名士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两位不同人物的选择,冯生宁愿离开繁华的尘世,显现出一股逃避的情绪;而陈侯却选择来访,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宽容与包容。接着,诗人对诗书的珍视与自然的眷恋,展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渗透出对繁华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骑马上下山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态,同时感叹城市的喧闹与自然的宁静之间的矛盾。整首诗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里冯生甯屑去: 冯生选择离开田野,暗示对世俗的厌倦。
  2. 湖海陈侯犹肯来: 陈侯却愿意来到湖海,展示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3. 诗书好在家四壁: 诗人与书籍的亲密关系,体现了对文化的向往。
  4. 蒲柳蓊然城一隈: 描述自然的美好与城市的局限。
  5. 骑上下山亦疏矣: 骑马上下山的画面,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6. 儵从容出何为哉: 反思外出旅行的意义。
  7. 市桥十步即尘土: 描绘城市的喧嚣与尘土飞扬的环境。
  8. 晚雨潇潇殊未回: 晚雨如泪,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冯生与陈侯的对比,反映出对生活态度的不同。
  • 意象: 田野、湖海、诗书等意象,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野: 象征宁静与归隐的理想生活。
  • 湖海: 寓意广阔与包容。
  • 诗书: 代表文化与知识的积累。
  • 蒲柳: 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市桥: 代表城市的喧嚣与繁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 A. 冯生
    • B. 陈侯
    • C. 苏轼
    • D. 李白
  2. 诗人对诗书的态度是什么?

    • A. 无所谓
    • B. 热爱
    • C. 厌恶
    • D. 忽视
  3. 诗中的“晚雨潇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伤
    • C. 兴奋
    •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 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李白《将进酒》: 表达豪放与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选读》

相关查询

生查子(忆去秋抱病过冬,因赋此) 乙巳暮春初六日晚对新月 寿高内翰 春怀十首 瑞粟歌 春怀十首 浣沙溪 放歌行 方壶自咏 访杨湖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盐捕分府 色字旁的字 文从字顺 影骇响震 大辩若讷 发誓赌咒 横塾 是开头的成语 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烬灰冷 事关重大 至字旁的字 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消声匿迹 文字旁的字 米粒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