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40:34
作者: 苏轼 〔宋代〕
田里冯生甯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
骑上下山亦疏矣,儵从容出何为哉。
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在田野间,冯生宁愿离去;而在湖海边,陈侯却依然愿意前来。
诗书的乐趣尽在家中四壁之间,而蒲柳蓊郁的地方也只是城中一隅。
骑马上下山显得有些稀疏,悠闲自得的我又为何外出呢?
市桥十步外便是尘土,傍晚的雨淅淅沥沥,却仍未回归。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州人。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词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怀。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正值政治风波与个人遭遇的交织期。诗中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士与名士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两位不同人物的选择,冯生宁愿离开繁华的尘世,显现出一股逃避的情绪;而陈侯却选择来访,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宽容与包容。接着,诗人对诗书的珍视与自然的眷恋,展现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渗透出对繁华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骑马上下山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心态,同时感叹城市的喧闹与自然的宁静之间的矛盾。整首诗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诗人对诗书的态度是什么?
诗中的“晚雨潇潇”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