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3:15:42

诗句

未报山陵国士知,绕林松柏已猗猗。

一声恸哭犹无所,万死酬恩更有时。

梦里天衢隘云仗,人间雨泪变彤帷。

《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5:42

原文展示:

未报山陵国士知,绕林松柏已猗猗。 一声恸哭犹无所,万死酬恩更有时。 梦里天衢隘云仗,人间雨泪变彤帷。 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

白话文翻译:

尚未向山陵报告有识之士,松柏环绕已显得苍翠。 一声痛哭却无处倾诉,千百次的死亡来报恩更有时。 梦中天路狭窄如云间的车驾,世间的泪水化为红色的帷幕。 《关雎》的曲调回响,白头之年仍在沉吟诗篇。

注释:

  • 未报:尚未告知。
  • 山陵:指皇帝的陵墓。
  • 国士:有才能的人,通常指国家的栋梁。
  • 猗猗:形容松柏生长茂盛。
  • 恸哭:悲痛的哭声。
  • 万死:形容极大的牺牲。
  • 酬恩:报答恩情。
  • 梦里:在梦中。
  • 天衢:天上的大道,古代传说中天神行走的地方。
  • 云仗:云彩做的车驾,寓意高贵。
  • 雨泪:比喻悲伤的泪水。
  • 彤帷:红色的帷帐,象征喜庆或悲伤。
  • 关雎:《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爱慕之情。
  • 累臣:指年老的臣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坎坷,曾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然而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却极为卓越。苏轼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多变,且常融合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是苏轼在得知太皇太后去世后所作。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他自身的身世,苏轼在哀悼中感受到压抑与无奈,因此在诗中流露出深沉的悲痛与对恩德的感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太皇太后逝世的深切哀悼,充满了无奈与敬意。开篇“未报山陵国士知”,即表明了他的悲痛尚未能向世人表白,情感的压抑在诗中显得尤为明显。接着“绕林松柏已猗猗”,生动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苍翠,象征着太皇太后的高洁与长存。诗的中间部分“一声恸哭犹无所”,更是直抵心灵,表现出在悲痛面前的无言与孤独。整首诗在用词上既有典雅之美,又充满了感情的深度,展现了苏轼对故人的怀念与对国家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不仅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事迹,也寄托了对太皇太后的深情厚谊,表现出诗人在悲痛之余依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情感的交织与转换,使得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彰显了苏轼所特有的情感深度与文人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报山陵国士知:尚未向山陵报告有识之士,表现出对太皇太后的哀悼尚未公之于众。
  • 绕林松柏已猗猗:松柏环绕,象征着长青与不朽,暗示太皇太后的品德。
  • 一声恸哭犹无所:虽有痛哭,但无处倾诉,体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万死酬恩更有时:即使千百次的死亡也难以回报恩情,表现出对太皇太后的感激。
  • 梦里天衢隘云仗:梦境中的天路狭窄,暗示着对逝者的追忆与渴望。
  • 人间雨泪变彤帷:悲伤的泪水化为红色的帷帐,象征着哀悼的氛围。
  • 关雎卷耳平生事:回忆起自己一生的事迹与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 白首累臣正坐诗:年老的臣子仍在吟咏诗篇,表现出文人的精神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雨”,表现出悲痛的情感。
  • 对仗:如“梦里天衢”与“人间雨泪”,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松柏象征长青与忠贞,反映对逝者的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太皇太后的悼念,表达了苏轼对恩德的感怀与对生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珍视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着坚贞与长存,常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 泪水:代表悲伤与思念,贯穿整首诗。
  • 云仗:象征着高贵与尊严,暗示太皇太后的地位。
  • 关雎:象征着爱情与美好,反映诗人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未报山陵国士知”中的“国士”指的是: A. 国家栋梁的人 B. 武将 C. 平民百姓 D. 外国使者

  2. 诗中“万死酬恩”意指: A. 生命的终结 B. 报答恩情的艰辛 C. 享受荣华富贵 D. 追求名利

  3. “梦里天衢隘云仗”中的“天衢”指的是: A. 地下通道 B. 天上的道路 C. 人间的街道 D. 隔离的空间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同为苏轼作品,展现其豪放与深思的风格。
  • 《黄州寒食诗》:另一篇表现苏轼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显豪放,而苏轼则更添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基础知识》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 赠内 蝶恋花 其三 春暮旅怀,时正德四年也 蝶恋花 其五 蝶恋花 题红楼译书阁为霍客思作。 蝶恋花三首 其二 蝶恋花二首 其二 独登北海白塔 蝶恋花 其四 和王冲之木犀 蝶恋花 其八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咬字眼儿 三尹 主角 包含瘖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伊于何底 玉骨冰肌 视同手足 迥乎不同 事后诸葛亮 上溢下漏 搜奇选妙 黑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