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清斋独坐》

时间: 2025-04-28 05:00:31

诗句

一室萧然秋在中,碧溪流水醮篱东。

佩萸泛菊追清事,戏马游龙止霸风。

只有文心从露白,任教庭叶赴霜红。

真成独对看摇落,九日还如九辨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0:31

原文展示:

一室萧然秋在中,
碧溪流水醮篱东。
佩萸泛菊追清事,
戏马游龙止霸风。
只有文心从露白,
任教庭叶赴霜红。
真成独对看摇落,
九日还如九辨同。


白话文翻译:

在这间空旷的房间里,秋意正浓,
碧绿的小溪水流淌在篱笆东边。
佩戴着菊花的秋香,追溯着清明的节日,
嬉戏的马儿和游动的龙形,停息在狂风之中。
只有我这文人,任凭露水在白色花瓣上滑落,
让庭院中的叶子随霜色而转红。
我独自面对着摇落的景象,
在这九月的重阳节,心中感慨如同九个辨别的日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然:形容寂静、冷清的样子。
  • :古代祭祀时用的仪式。
  • 佩萸:佩戴着的香草,象征着追念和思念。
  • 游龙:形容轻快活泼的姿态。
  • 文心:指文人的思想情感。
  • 赴霜红:指叶子在霜降后变红的情景。
  • 九日:指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寓意长寿。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源于古代的“登高望远”活动,象征着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佩萸和菊花是重阳节的标志性植物,象征着思念和追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之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俊逸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深受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九日清斋独坐》是郭之奇在重阳节时创作的诗,反映了其在秋季的孤独与对节日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九日清斋独坐》是一首描绘秋日意境的诗,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思绪与景象。诗的开头通过“萧然”二字,描绘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秋天的肃杀所笼罩。接着,诗人借助“碧溪流水”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宁静与优雅,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

佩萸与菊花的提及,不仅是对节日的纪念,更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诗人在嬉戏的马和游龙中,似乎在寻找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然而这份快乐却被“止霸风”所打断,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阻碍与无奈。

“只有文心从露白”,在此独自思考的时刻,诗人更加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孤独,尽管外界的变化不停,但内心的宁静才能抵御外界的风霜。最后一句“九日还如九辨同”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重阳节的到来让人思考人生的变化与无常,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哲学。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室萧然秋在中: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房间,充满了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碧溪流水醮篱东:自然景色的描绘,溪水流淌,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3. 佩萸泛菊追清事:提到佩萸和菊花,暗示重阳节的习俗,承载着对过往的怀念。
  4. 戏马游龙止霸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生活的欢乐与不羁,然而又被外界的风所打扰。
  5. 只有文心从露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情感逐渐深入。
  6. 任教庭叶赴霜红:庭院的叶子随霜而变红,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7. 真成独对看摇落:诗人独自面对摇落的花叶,反映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8. 九日还如九辨同:重阳节的意象与人生的哲理结合,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如“戏马游龙”、“任教庭叶”,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通过季节变化反映内心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象的独特感受,以及对重阳节的思考,折射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深邃的情感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衰落,反映生命的周期。
  • 碧溪流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流动。
  • 佩萸、菊花:重阳节的象征,承载着传统文化和思念之情。
  • 庭叶、霜红:象征着生命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人文思想,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的反思,富有哲理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的象征植物是什么? A. 牡丹
    B. 菊花
    C. 荷花
    D. 桃花

  2. “一室萧然秋在中”中的“萧然”是什么意思? A. 热闹
    B. 寂静
    C. 繁华
    D. 明亮

  3. 诗中提到的“碧溪流水”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寂静的秋天
    B. 生活的欢乐
    C. 生命的流动
    D. 传统的节日

答案:

  1. B. 菊花
  2. B. 寂静
  3. C. 生命的流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登高》: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九日登高》:描绘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充满感慨。

诗词对比:

郭之奇的《九日清斋独坐》与李白的《登高》都以重阳节为主题,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哲思,后者则表现出更为激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追求。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郭之奇研究》
  • 《重阳节的文化意义与传统习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许白云 浣溪沙·上巳 枫陵秋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其三 梦绿轩(有序) 登岳阳楼望君山 方氏园居七首 其二 梅杏桃李 其三 桃花 感怀 其十 沧浪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玲珑剔透 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安身之地 香消玉碎 悛结尾的成语 忙遽 乚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逝水 槌仁提义 鹘囵 柔情绰态 冷寂 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贺信 毋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