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3:47
九日幸景山登高
秋色净楼台,登高紫禁隈。
千门鸣雁度,万井霁烟开。
翠拂銮舆上,云随豹尾来。
佳辰欣宴赏,满泛菊花杯。
在秋日的清晨,楼台的秋色格外明净,我登高于紫禁城的山隈。千家万户间,雁阵鸣叫着飞过,万栋房屋在晴空中烟雾消散后显露无遗。青翠的树木轻拂着皇帝的车辇,云彩随着豹尾般的景象飘来。佳节之际,我愉快地宴饮赏菊,杯中满是菊花的美酒。
玄烨,字弘历,清代康熙皇帝,年号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位热爱诗词的文化人,推崇儒学,倡导文人风气。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诗人在这个节日里登高,借景抒怀,表现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九日幸景山登高》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和节日氛围的诗作。诗的开头用“秋色净楼台”点明时间和季节,清晰的秋色映衬出诗人心中的愉悦心情。接着“登高紫禁隈”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诗人身份的体现,彰显了皇帝的威严和高贵。
“千门鸣雁度,万井霁烟开”两句,采用对仗的方式,既描绘了城市的繁忙与宁静,又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氛围。雁阵的鸣叫和晴空的烟雾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秋日景象。接下来的“翠拂銮舆上,云随豹尾来”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动,树木的轻拂仿佛在为皇帝的到来献上祝福,云彩的移动又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
最后的“佳辰欣宴赏,满泛菊花杯”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佳节的欢庆。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秋景,还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清代文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和重阳节的欢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诗人借助节日的欢愉,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中“千门鸣雁度”中的“鸣雁”指的是:
A. 鸟类的鸣叫
B. 秋天的象征
C. 诗人的情感
“霁烟”指的是:
A. 雨后的烟雾
B. 清晨的雾气
C. 夜晚的星光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的是:
A. 对秋天的忧伤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权力的渴望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题材上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存在差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