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0:07
银笔森森度翠林,惰龙不用血蹄涔。
仓箱且为农夫庆,敢说祠官俸有金。
在青翠的林间,雨水如银色的笔划过,懒惰的龙不再用血蹄去耕耘。仓库中的粮食总算可以为农夫庆祝,谁敢说神祇的官员俸禄会有金钱呢?
姜特立,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
《次杨丈喜雨》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尤其是对雨的喜悦与期待。这首诗写于一个农耕社会,雨水的到来意味着丰收,诗中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雨水降临时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在第一句中,诗人用“银笔”来形容雨水,生动地表现出雨滴洒落在青翠林间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而“惰龙不用血蹄涔”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雨水的滋润使得原本需要辛勤耕作的土地变得富饶,象征着丰收的希望。接下来的两句直指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夫的祝福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人用“仓箱”“庆”来体现丰收的喜悦,同时以“敢说祠官俸有金”暗指当时社会对官员俸禄的讽刺,显示出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整首诗以喜雨为切入点,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银笔”是指什么?
a) 龍
b) 雨水
c) 诗人
答案:b) 雨水
“惰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懒惰的农夫
b) 耕作的工具
c) 自然的恩赐
答案:c) 自然的恩赐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员的赞美
b) 对丰收的庆祝和社会的反思
c) 对自然的厌恶
答案:b) 对丰收的庆祝和社会的反思
对比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雨水的喜悦,但杜甫更侧重于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而姜特立则结合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社会的批判,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