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31
宿秦生山斋
衡巫路不同,结室在东峰。
岁晚得支遁,夜寒逢戴颙。
龛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钟。
行解无由发,曹溪欲施舂。
在不同的道路上,衡山与巫山各自分开,我在东峰上建了一个小屋。岁末时节,得到了支遁的诗文,夜晚寒冷时恰好遇见戴颙。寺庙的灯光在落叶的庙宇中闪烁,山上的雪隔着林间的钟声。行走的心情无从表达,曹溪的水面似乎想要施放舂米的工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梦觉,唐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细腻,尤其在晚唐时期对五言绝句有极高的造诣。他的诗歌常蕴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孤独与思考。
创作背景
《宿秦生山斋》是作者在隐居时写的,反映了他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喜好,以及与友人交往的情景。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在夜寒岁末时节,人生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宿秦生山斋》体现了温庭筠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诗中开头的“衡巫路不同”便暗示了诗人与世俗的隔绝与独特的生活选择。在东峰的孤寂中,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寒冷的夜晚,当他遇见戴颙时,虽是短暂的交流,却弥足珍贵。
诗歌后半部分,龛灯与落叶寺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山雪和林钟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行解无由发,曹溪欲施舂”,展现了诗人心中对于表达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温庭筠作为文人对自我与自然、社会的复杂关系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探讨了孤独与人生的哲理,传递出一种清幽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支遁”是指谁?
A) 唐代诗人
B) 东晋隐士
C) 南北朝文学家
D) 元代文人
“衡巫路不同”中的“路”指的是?
A) 旅行的路径
B) 人生的选择
C) 山的分隔
D) 交通路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宿秦生山斋》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