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

时间: 2025-05-07 08:46:17

诗句

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栓牢。

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几根活套。

虽不轻松恰恰,略同锻炼晨操。

洗冤录里每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17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启功 〔近代〕

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栓牢。
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几根活套。
虽不轻松恰恰,略同锻炼晨操。
洗冤录里每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锻炼时的体验,颈椎因过度运动而感到刺痛,身上绑着重重的铁饼,长长的绳子牵引着几条腿,头上则套着几根活套。虽然这运动并不轻松,但和晨练有些相似。在阅读《洗冤录》时,总觉得没有看到像这样被吊着的情景。

注释:

  • 七节:指的是七个节段,可能是指脊椎的七个椎体。
  • 颈椎生刺:颈椎疼痛。
  • 六斤铁饼:形容负担沉重,六斤的铁饼让人感到压迫。
  • 活套:一种可以调节松紧的绳套。
  • 洗冤录:古代的侦探小说,包含解冤和案件调查的故事。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启功,著名的书法家、学者和诗人,生于近代,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时社会对身体锻炼的重视,反映了作者对健康的关注和对运动的理解。

诗歌鉴赏:

启功的《西江月》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作者锻炼的真实感受,展现了运动对于身体的影响。诗中以颈椎的刺痛和沉重的铁饼来象征锻炼的艰辛,展现了对身体健康的思考。作者把锻炼与晨操进行对比,虽然锻炼辛苦,但也能获得健康。尤其提到《洗冤录》,不仅是一种调侃,也暗示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传达出一种理性与幽默并存的情感,既反映了对运动的真实感受,也隐含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七节颈椎生刺”:表达了因运动而引起的颈椎疼痛。
    • “六斤铁饼栓牢”:形象地描绘了沉重的负担。
    • “长绳牵系两三条”:暗示运动中的复杂性,可能是指多种锻炼方式。
    • “头上几根活套”:说明运动的束缚感。
    • “虽不轻松恰恰”:承认锻炼的艰辛。
    • “略同锻炼晨操”:将锻炼与晨操相提并论。
    • “洗冤录里每篇瞧”:对比阅读的情境。
    • “不见这般上吊”:幽默地指出文学作品中的缺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锻炼比作负担。
    • 拟人:颈椎的“刺”好像在抗议。
    • 对仗:如“七节、六斤”等对称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锻炼的思考,反映了身体与精神的关系。

意象分析:

  • 颈椎:象征身体的负担与痛苦。
  • 铁饼:代表沉重的责任或压力。
  • 绳子、活套:暗示束缚与自由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斤铁饼”象征什么?

    • A. 负担
    • B. 快乐
    • C. 健康
  2. “虽不轻松恰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不满
    • B. 认可
    • C. 失望
  3. 《洗冤录》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A. 讽刺
    • B. 比较
    • C. 夸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诗词对比:启功的《西江月》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启功更侧重于身体与运动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关注于人生的豪情与畅快。

参考资料:

  • 《启功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蕊仙六姊 忆梦 晓起遣兴 春夜与阆音师咏月 寿傅守 酹江月(寿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风水洞 席上即事 其一 赠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玄眉 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委肉当饿虎之蹊 巛字旁的字 郁隆 西字头的字 载纪 包含林的词语有哪些 图载 耳字旁的字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佛开头的成语 不出所料 作福作威 回肠寸断 放诞任气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