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一》

时间: 2025-05-04 12:15:45

诗句

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

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5:45

原文展示:

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
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白话文翻译:

浓密的梧桐树,亭亭而立彼此相依。
在夜深人静时,听到有人声,疑是见到你这位君子。

注释:

  • 密密:形容树木茂密。
  • 亭亭:形容树木直立、修长的样子。
  • 中夜:指深夜,夜深人静的时刻。
  • 人声:指有人说话的声音。
  • 君子:古代对有德、有才之人的尊称,这里指代刘晋川先生。

典故解析:

“君子”一词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尤其是士人。李贽对刘晋川先生的称呼,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敬重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是“李贽”所倡导的“心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主张“情理合一”,并提倡个性解放与真情表达。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贽在武昌郡时,寄托了他对真定的好友刘晋川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情。

诗歌鉴赏:

李贽的《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中,通过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浓密树林包围的清幽之地。梧桐树的密集和挺拔,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友谊的珍视与期待。

接下来的“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则转向内心世界的描绘。在深夜的静谧中,听到人声,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被唤醒,瞬间疑惑着是否真是见到了友人。这里的“疑”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整首诗简洁而含蓄,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李贽对友谊的执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密梧桐树:描绘了梧桐树的茂密,营造了一个幽静的环境。
  2. 亭亭相与许:形容树木高耸而立,象征着友谊的坚定与美好。
  3. 中夜闻人声:在夜深人静时,忽然听到人声,暗示着孤独与思念。
  4. 疑是见君子:内心的渴望与期待,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梧桐树的形象比喻友谊的深厚。
  • 拟人:将树木描绘成有生气的存在,增强了情感的传递。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贽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友谊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梧桐树: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代表着友谊的深厚。
  • 夜晚: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人声:暗示着对友人的渴望与期待,充满了人情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李贽称刘晋川为“君子”,是出于对其什么品质的尊重?

    • A. 美貌
    • B. 品德
    • C. 财富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树林是__,象征着深厚的友谊。

  3. 判断题:李贽在诗中表达了对孤独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思念。(对/错)

答案:

  1. B
  2. 密密梧桐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李贽与王维在友谊主题上的不同表达,王维常常通过山水景象表现思念,而李贽则通过夜晚的孤寂与树木的茂密来抒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贽研究》:探讨李贽的生平与创作。
  • 《中国古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基本鉴赏技巧与方法。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月 早梅 湘月·泗英为吴孚威建蓬莱阁于南川三泉公园嘱题 湘月 岫云寺延清阁月夜和息厂,用石帚韵 湘月 读《西湖志》 湘月 送朱石禅归长沙 湘月 梅花 湘月 庚午冬杪,余将北行七芗,以余自署诗舲绘图为别,忽忽两载,搜箧展卷,视同影池之临,心有虚船之触矣 湘月 题沈柔生女史“写竹小影” 湘月 题绘秋图 湘月 玉簪花同素生季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殷忧启圣 丿字旁的字 经纶满腹 气字旁的字 包含凌的成语 莱服 贤身贵体 懦谨 劳动手段 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积甲如山 簁棪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未素 骨肉之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