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5:45
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
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浓密的梧桐树,亭亭而立彼此相依。
在夜深人静时,听到有人声,疑是见到你这位君子。
“君子”一词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尤其是士人。李贽对刘晋川先生的称呼,体现了他对朋友的敬重与思念。
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是“李贽”所倡导的“心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主张“情理合一”,并提倡个性解放与真情表达。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此诗写于李贽在武昌郡时,寄托了他对真定的好友刘晋川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深情。
李贽的《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中,通过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被浓密树林包围的清幽之地。梧桐树的密集和挺拔,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友谊的珍视与期待。
接下来的“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则转向内心世界的描绘。在深夜的静谧中,听到人声,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被唤醒,瞬间疑惑着是否真是见到了友人。这里的“疑”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整首诗简洁而含蓄,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李贽对友谊的执着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李贽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友谊的向往。
选择题:李贽称刘晋川为“君子”,是出于对其什么品质的尊重?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树林是__,象征着深厚的友谊。
判断题:李贽在诗中表达了对孤独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思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