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董少姬》

时间: 2025-05-07 05:22:08

诗句

年才二七美朱颜,家住青楼大道间。

曾记少时行乐处,不堪清梦到巫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2:08

原文展示:

赠董少姬
年才二七美朱颜,
家住青楼大道间。
曾记少时行乐处,
不堪清梦到巫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年纪轻轻,正值二十七岁,容颜美丽;家住在繁华的青楼街道上。我曾经记得我们年轻时一起欢聚的地方,但如今梦境中却无法忍受那巫山的清幽。

注释:

  1. 年才二七:二七指的是二十七岁,形容年轻。
  2. 美朱颜:朱颜形容面容红润、娇美。
  3. 青楼:指的是娱乐场所,通常是指妓院。
  4. 行乐处:指的是游玩、聚会的地方。
  5. 不堪清梦:无法忍受梦中的情景。
  6. 巫山:传说中美丽的地方,常用以象征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汸(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以及对青春的怀念。诗人可能在某个欢聚的场合中,看到董少姬的美丽,勾起了他对往昔欢愉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董少姬的描写,展现了青春的美丽与短暂。诗的开头以“年才二七美朱颜”引入,既点明了少姬的年轻和美丽,又为后文的情感变化埋下伏笔。接着提到她的居住环境——青楼大道,既营造了繁华的背景,又暗示了其中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曾记少时行乐处,不堪清梦到巫山”,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转向对失去的惋惜。巫山常被用作离愁别绪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往快乐的无法再现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青春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才二七美朱颜:描写董少姬年轻美丽,正值花季。
  2. 家住青楼大道间:表明她的生活环境,暗示社会的复杂。
  3. 曾记少时行乐处: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充满怀旧情绪。
  4. 不堪清梦到巫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巫山”比喻离愁别绪,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照,体现了青春的美好与失落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董少姬的赞美,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对美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朱颜:象征青春与美丽。
  2. 青楼:象征社会的繁华与复杂。
  3. 巫山:象征离愁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才二七”指的是几岁?

    • A) 25岁
    • B) 27岁
    • C) 30岁
  2. “青楼”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贫困
    • B) 繁华与复杂
    • C) 自由
  3. “巫山”在诗中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愁别绪
    • C) 期待

答案:

  1. B) 27岁
  2. B) 繁华与复杂
  3. B) 离愁别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江南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对比,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放与奔放,而皇甫汸的这首诗则显得细腻而感伤,体现了不同的诗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锦堂春 画上美人 锦堂春慢 锦堂春 清凉寺扫叶上人山楼 锦堂春二首 其二 锦堂春二首 其一 锦堂春慢 贺廖君新宅 锦堂春(留春) 锦堂春(寿李仁山) 意难忘 丁未冬杪客芜城将归次饮谷送别韵 意难忘 自宣府将出塞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修修补补 火字旁的字 才结尾的成语 三不知 驻守 马字旁的字 昭宫 拈酒 赳赳雄断 受代 西字头的字 动人心魄 豪门贵宅 计穷智短 厄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