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17:31
眼眩初疑绿锦张,风回犹带袜尘香。
连堤费尽天孙巧,乞与行人卧夕阳。
在阳光下,眼前的草地似乎铺展了一层绿色的锦缎,微风拂过,带来淡淡的袜尘香味。河堤的修建费尽了天上的仙人巧手,希望能让路过的人在夕阳下安静地卧息。
史浩,字子贞,号天崇,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山水之间。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格清新,富有情趣。
此诗创作于史浩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渴望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首句“眼眩初疑绿锦张”通过“眼眩”与“绿锦”的比喻,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草地的生机与美丽,令人感到如同走进了一幅绿色的画卷。接着,“风回犹带袜尘香”则描绘了微风拂面的情景,袜尘香的意象透出一种生活的气息,似乎在暗示着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后两句“连堤费尽天孙巧,乞与行人卧夕阳”则通过“天孙”的巧手与“行人”的卧息,展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自然哲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展示了诗人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袜尘香”主要是指什么?
“眼眩初疑绿锦张”中的“绿锦”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乞与行人卧夕阳”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什么态度?
比较史浩的《野庵分题 草茵》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史浩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