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37
异域沧溟上,孤城斥卤中。
经过稀汉使,托处杂黎戎。
最苦黄茒瘴,兼愁铁飓风。
谁能忍羁旅,转泊逐飘蓬。
在异域的广阔海洋上,孤零零的城池位于荒凉的沼泽中。
经过稀少的汉使者,我寄身于杂居的少数民族中。
最痛苦的是黄茅之地的瘴气,此外还有令人忧愁的铁飓风。
谁能忍受这份羁旅的孤独,不断漂泊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呢?
在诗中提到的“汉使”,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反映了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复杂关系。“铁飓风”或许隐喻了历史上的战乱与动荡。
作者介绍:顾可久,明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外地旅居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描绘了异域环境的恶劣。
这首《秋怀》通过描绘异域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身处陌生环境下的孤独与苦闷。开篇即以“异域沧溟”引入,展现了辽阔而又冷清的海洋,接着通过“孤城斥卤”强调了人烟稀少的环境,增强了诗的孤独感。诗人以汉使的稀少,表达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无奈与迷茫。
“最苦黄茒瘴,兼愁铁飓风”,这里不仅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更隐喻着政治动荡和外族的压迫。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苦楚,正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最后以“谁能忍羁旅,转泊逐飘蓬”收尾,直抒胸臆,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种无奈与思乡之情,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苦闷与无助,展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城”指的是:
A. 繁华城市
B. 荒凉的城池
C. 美丽的乡村
D. 诗人故乡
“最苦黄茒瘴”中的“瘴”指的是:
A. 美丽的景色
B. 有害的气体
C. 快乐的情感
D. 温暖的阳光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失落与孤独
C. 兴奋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顾可久的《秋怀》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风格与情感表现各异。顾可久更为沉重与孤独,李白则多了一份幽静和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