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8:09
宿青草湖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草湖边的夜晚所见的景象:洞庭湖的景色依然在眼前,而青草湖则继续以其名字存在。诗人在这里停舟,依靠着农事,邮签则在传递水路的行程信息。寒冰在水面上轻薄地争相倚靠,云与月交替着微弱的光明。湖中的雁群双双飞起,人们则朝着北方的征途前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而著名,被尊称为“诗圣”。
创作背景: 《宿青草湖》创作于杜甫中年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岁月。诗人因战乱漂泊,心中忧虑与思乡情绪交织,反映了他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宿青草湖》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事交织的诗。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青草湖畔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表明了湖泊的美景依然在视野中,青草湖的存在则是对过往的延续。接着,诗人描绘了停泊的船桨与农事的联系,突显出农耕与水路交通的和谐。随着诗句的推进,寒冰、云月的描写不仅营造了清冷的氛围,还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孤寂与宁静。而最后一句“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则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故人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诗人在描写湖泊时,提到洞庭湖的美景仍在眼前,而青草湖则延续着它的名字,暗示着自然的恒久与变化。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停泊的船桨与农事相依,表明了诗人生活的现实与自然的联系,同时通过邮签传递水路信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描写了寒冷的冰在水面上轻薄地倚靠,云月交替着微弱的光明,营造出一种清冷的夜晚氛围,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湖中的雁群起飞,象征着自由与远行。而“人来故北征”则表达了北方的征途,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湖泊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宿青草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寒冰”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北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山水之间的静谧与空灵,而杜甫的《宿青草湖》则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更加融入了人事之感,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