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7:44
扈驾西山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凤翥龙蟠势作环,
浮青不断太行山。
九重殿阁葱茏里,
一气风云吐纳间。
熊虎自当驰道伏,
蛟螭长棒御书闲。
黄图此日论形胜,
惭愧频叨侍从班。
凤鸟翱翔,龙蛇盘踞,形成一个环形,
苍翠的青山连绵不绝,直至太行山。
在那九重的殿阁葱郁之中,
风云一气之间汹涌而来。
熊虎自然会在道旁伏击,
蛟龙则悠闲地在书卷上游走。
今天在这幅黄图上讨论地势的优劣,
我不禁感到羞愧,频频打扰侍从的班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字容若,满族,因其词作清新婉约而享有盛名。他的诗词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思考,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扈驾西山》写于清朝,正值清朝盛世,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地理,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关注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悟。
纳兰性德的《扈驾西山》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开篇以“凤翥龙蟠”描绘了自然界的宏伟与壮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历史的追溯。诗中“九重殿阁”一语,既是对皇权的隐喻,也是对自身地位的自省,反映了诗人对权力与荣耀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熊虎自当驰道伏,蛟螭长棒御书闲”,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生态。熊虎象征着权力与武力的强大,而蛟龙则代表着智慧与灵动,二者共存于这幅宏大的画面中,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与智慧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最后一句“惭愧频叨侍从班”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地位的自谦与反思,表现出他对权力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归属感。整首诗在气势磅礴的描绘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权力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出对权力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重殿阁”指的是什么?
诗中“熊虎”与“蛟螭”分别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