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5:50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纳兰性德 〔清代〕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
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
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这首词表达了在深宫禁地中,春天的美好无人珍惜,黄昏时分,自己独自伫立在华丽的台阶上。远处传来别院的管弦乐声,声音模糊不清。如今又到了梨花快要凋谢的时节,今晚春寒袭人,绣被也显得冷清。朱红的大门紧锁,寂静无声,唯有梦中承载着昔日的恩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才华横溢,善于抒发情感,作品多描写爱情与人生的感慨,风格细腻而富有情韵。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代,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与孤独。词中以春天为背景,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结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以深宫禁地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女子在春天即将谢去之际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词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深禁好春谁惜”,用疑问句引出主题,暗示美好春光在深宫中无人珍惜,表现出一种无声的叹息。
“薄暮瑶阶伫立”描绘了傍晚时分,女子独自伫立的孤寂,瑶阶仿佛成了她孤独的见证。耳边传来的“别院管弦声”,不仅是乐声的描写,更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向往,但声音模糊,似乎在暗示着一切都已远去,难以触及。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梨花的凋谢代表着春天的结束,绣被的寒冷则传达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结尾的“寂寂锁朱门,梦承恩”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朱门的紧锁象征着她的孤立与无奈,梦中承载的恩情则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生命流逝与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剧命运与情感的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深禁”指的是哪个地方?
“管弦声”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梨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词多描写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生活的思考,而纳兰性德的《昭君怨》则更侧重于对历史与人物命运的感慨,尽管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哀伤,但各自的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和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纳兰性德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