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5:58
观邻老栽松
唐代:耿湋
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
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
我虽然经过老人的家,却无法理解老人的心思。
在这斜阳之下,他为什么要栽种松树,似乎是为了等待阴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栽松”常常象征着长寿与坚韧的品格,松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长青之物,代表着坚韧与不屈。
作者介绍: 耿湋(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咏物诗和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迁和个人思考的时代,诗人通过观察邻居栽松的行为,反映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观邻老栽松》是耿湋通过细致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虽过老人宅”引入,暗示他与邻居的距离和对其内心世界的陌生感。这里的“老人”不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人物,更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智慧的沉淀。诗人虽然身处近旁,却无法真正理解老人的心思,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对生活不同阶段的不同理解。
接下来的“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则将视角转向老人的行为。斜阳象征着夕阳西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在这样的时刻,老人选择栽种松树,这一行为看似平常,却蕴含了深刻的寓意。松树是长青之物,耐寒而坚韧,栽松的举动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在为自己和后世留下希望与庇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暗示着即使在生命的晚期,也依然可以播种希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人性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无常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强调了即使在生命的暮年,仍应勇于追寻和播种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斜阳”象征什么?
“栽松欲待阴”中,“阴”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耿湋的《观邻老栽松》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自然的结合,而后者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首诗虽风格不同,但均展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