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王中丞使君春日过高评事幽居》

时间: 2025-04-27 14:37:36

诗句

风光满路旗幡出,林下高人待使君。

笑藉紫兰相向醉,野花千树落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36

原文展示:

和王中丞使君春日过高评事幽居
作者: 陈羽 〔唐代〕

风光满路旗幡出,
林下高人待使君。
笑藉紫兰相向醉,
野花千树落纷纷。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风光中,满路都是飘扬的旗幡;
在树林下,高人正在等候使君的到来。
他们相聚在一起,笑着借着紫兰的香气陶醉;
野外的花朵千树万树,纷纷落下,景象如诗如画。

注释:

  • 风光:指春日的美好景色。
  • 满路:形容道路上布满了旗帜,显示出热闹的场面。
  • 旗幡:指的是旗帜,象征着迎接和庆祝。
  • 高人:指德高望重的人士。
  • 使君:指的是邀请的客人,通常是地位较高的人。
  • 笑藉:借着笑声,表示快乐的气氛。
  • 紫兰:一种花,象征着雅致和纯洁。
  • 纷纷:形容花瓣洒落的样子,生动形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高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以指代有德行、有才华的人,通常与隐士或高士相关。紫兰则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花卉,常用以象征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羽,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高人相聚的情境,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通过“风光满路”和“林下高人”两组对比,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友谊的温暖。诗中“笑藉紫兰相向醉”一句,生动地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欢愉,仿佛在说,花香酒醉之际,友谊更加深厚。而结尾的“野花千树落纷纷”,则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渲染了春天的浪漫与美好,同时也隐喻着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光满路旗幡出”:描绘春日到来时的热闹场面。
    • “林下高人待使君”:高人于林下,等待使君,渲染出一种期待和尊重的氛围。
    • “笑藉紫兰相向醉”:以紫兰的香气为媒介,表达聚会的欢愉。
    • “野花千树落纷纷”: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人”“使君”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聚会的欢愉比作紫兰的香气,形象生动。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如“野花千树”暗示时光的流逝。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风光: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紫兰:象征雅致与高洁,代表着友谊的纯净。
  • 野花:表现自然的丰盛与浪漫,暗示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人”指代的是什么样的人?

    • A. 普通人
    • B. 德才兼备的人
    • C. 官员
    • D. 隐士
  2. “笑藉紫兰相向醉”中的“笑藉”可以理解为:

    • A. 笑声和香气
    • B. 酒醉
    • C. 朋友
    • D. 高人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注重表现秋天的宁静与孤独。
  • 李白的《月下独酌》:强调孤独与酒的陶醉,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好事近·世事莫牵萦 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醉桃源/阮郎归 一落索·鸟散馀花飞舞 如梦令·百和宝钗香佩 水调歌头·抚床多感慨 水调歌头·心肝皆锦绣 南歌子·策杖穿荒圃 水龙吟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尊酒相逢 浓装艳抹 包含劝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断缣寸纸 被被 造阙 髭蟾 足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炎邦 包含牙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蚕丝牛毛 仙芝 酗酒滋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