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3:57
百字令 和纫兰春夜闻雁
作者: 杨芸 〔清代〕
兰缸摇晕,正房栊悄悄,画屏尘满。长夜雁声来枕侧,中带江南新怨。旧苑莺残,遥汀鸥散,料也无佳伴。羡君归早,燕关草碧如染。我亦身世凄凉,难成乡梦,抱影吟孤馆。细雨蘼芜江岸阔,回首不胜销黯。古瑟弹冰,闲箫裂玉,帘隔春星远。月华全黑,一绳风外吹断。
兰花缸在微风中摇晃,正房的窗户悄悄关闭,画屏上满是尘埃。漫漫长夜中,雁声在我枕边响起,带着江南的新愁。旧园中的黄莺已经稀少,远处的鸥鸟也散去,想必没有什么好伴。羡慕你早早归来,燕关草地青翠如染。我也是身世凄凉,难以实现乡梦,孤独地抱影吟唱在这空荡的馆舍。细雨洒落在宽阔的江岸,回首往事时不禁感到沮丧。古琴弹奏着冰冷的音律,闲箫发出破碎的音符,帘子隔着遥远的春星。月光全黑,只有一线风将它吹断。
作者介绍:杨芸,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她的诗作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夜,正值思乡之际,诗人表达了因离乡而生的孤独与愁苦。诗中描绘的细雨、雁声等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杨芸的《百字令 和纫兰春夜闻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以“兰缸摇晕”为起始,设置了一个寂静的春夜场景,兰花缸的摇晃象征着内心情感的波动。随着夜色的加深,雁声的传来不仅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融入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多处运用意象,如“旧苑莺残”、“遥汀鸥散”,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对于“羡君归早”的感叹,则表现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他人境遇的羡慕,这种情感在“我亦身世凄凉”中得到了深化,显示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无奈与感伤。
在结构上,诗歌以细雨、古瑟、闲箫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呼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最后一句“月华全黑,一绳风外吹断”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破灭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兰缸摇晕”象征什么?
诗人对“羡君归早”的情感是什么?
“月华全黑,一绳风外吹断”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两位诗人的作品都通过夜晚的意象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风格上各有千秋,杨芸的诗更为柔婉,而杜甫则显得沉重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