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15
《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作者:梅尧臣
园菓已熟实未坠,
野卉已老叶未瘁。
菊丛是时方发荣,
潭上篱边俱有为。
一从潭岛辅长年,
一自篱根图暂醉。
今将移近省中兰,
壅培早与陶潜异。
黄土肥浓沃井泉,
朱栏屈曲侵阶地。
劲风不到何动摇,
清露能沾谁著意。
看看重九各登高,
金蕊满头无所忌。
及此频邀同舍欢,
向来莫羡锺繇赐。
我家蓬藋不足云,
强对嘉章颜起愧。
园中的果实已经成熟,却还未掉落,
野花已经老去,叶子却没有枯萎。
菊花此时正是发荣之际,
池塘边和篱笆旁都显得生机勃勃。
一株菊花生长在池岛上,伴随着四季,
另一株则根植于篱根,偶尔寻欢作醉。
今天打算把它们移近省中的兰花,
早已与陶渊明的境界有所不同。
肥沃的黄土,滋润的井水,
朱红的栏杆弯曲,侵入了台阶之地。
即使劲风吹不到这里,又有何妨?
清晨的露水,能沾湿谁的心意?
看看重阳节,各自登高,
金色的花蕊,满头无所顾忌。
趁此时常邀同舍的朋友欢聚,
不用羡慕钟繇的恩赐。
我家的蓬藋不足挂齿,
强作欢颜,面对赞誉不免有些愧疚。
作者介绍: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性格温和,崇尚自然。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与友人吴冲卿在省中植菊时,表达了他对菊花的喜爱及对友人相聚的欢愉,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生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反复出现的“菊”字,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隐喻着诗人心中的高洁和坚韧。梅尧臣在诗中细腻地刻画了菊花的生长环境,显示出其细腻的观察力。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将菊花移至哪种环境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