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得菖蒲》

时间: 2025-04-26 05:06:50

诗句

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

我焉能免俗,三揖向樽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50

原文展示:

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樽壶。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得到菖蒲,胜过整天的空虚。我又怎能摆脱世俗的束缚,三次向酒壶行礼。

注释:

  • 薄暮:指黄昏,光线渐暗的时分。
  • 菖蒲: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具有驱邪避害的功效,常用作插饰。
  • :仍然,还是。
  • 竟日:整天,整个白天。
  • :没有,空虚。
  • :怎样,如何。
  • 免俗:逃脱世俗的约束。
  • 三揖:三次行礼,表示对酒的尊重。
  • 樽壶:酒壶,盛酒的器具。

典故解析:

菖蒲在古代被视为一种吉祥的植物,尤其是在端午节被广泛使用,象征着驱邪避灾。诗中提到的“三揖”代表对酒的礼敬,反映了古人重视礼仪的文化传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诗歌鉴赏:

《晚得菖蒲》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世俗的无奈。开头的“薄暮得菖蒲”,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黄昏时分,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简单。作者在此时得到了菖蒲,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满足,尽管“犹胜竟日无”的感叹中流露出对整日虚无的反思。这种情感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共鸣,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享受中迷失了自我,反而在简单的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后面的“我焉能免俗,三揖向樽壶”则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尽管他努力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但最终仍然屈服于社会的礼仪和习俗。这种矛盾的心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既渴望清净又无法逃避的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薄暮得菖蒲:在黄昏时分得到菖蒲,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犹胜竟日无:即便是在这样的时刻,感受到的满足也胜过整天的空虚。
    3. 我焉能免俗:表达作者对世俗束缚难以逃脱的无奈。
    4. 三揖向樽壶:行礼向酒壶,强调对酒文化的尊重,也暗示着作者在世俗生活中的妥协。
  •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与第二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得菖蒲”比作一种内心的满足感,表现出简单生活的美好。
  • 主题思想: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无奈,表达了在复杂的人生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薄暮:象征着宁静、结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菖蒲:象征着吉祥与平安,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樽壶:象征饮酒的文化,表现社交礼仪的重视。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 A. 荷花
      • B. 菖蒲
      • C. 玫瑰
    2. 诗中“犹胜竟日无”的意思是?
      • A. 胜过整天的空虚
      • B. 胜过夜晚的安静
      • C. 胜过一年四季
    3. “三揖向樽壶”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饮酒》陶渊明
  •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更加强调了思乡之情。
    • 《饮酒》:则着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酒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更为洒脱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梅尧臣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海昌寓馆逼近海塘潮声汹涌夜常失眠加以连宵风雨倍难成寐枕上倚声 潇湘夜雨 北苑潇湘图 潇湘夜雨 同人望秋 潇湘夜雨 夏夜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小青 潇湘夜雨 暑中喜雨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徐季同下世倏两月余,赋此志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泗滨 日字旁的字 不记前仇 恻怛 薜萝 创见 案剑瞋目 豕字旁的字 包含窘的词语有哪些 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滋沥 噬脐莫及 细大无遗 包含池的成语 此事体大 月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