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郊园即事》

时间: 2025-05-04 03:40:57

诗句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57

原文展示: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白话文翻译:

在烟霞缭绕的春天早晨,我欣赏着美景,心中对松竹的怀念源于往年的情感。
远处的山峰像画屏一样,悬挂的溪水如鸣琴般流淌。
南亭青草遍地,花儿在北院中悄然绽放。
闲居生活中,我常常吟诗赋酒,随心所欲地取出我的簪子。

注释:

  • 烟霞:指云雾缭绕的美景。
  • 春旦:春天的早晨。
  • 故年心:指对往年情感的怀念。
  • 断山:指山体的断崖。
  • 悬溜:指悬挂的水流。
  • 南亭北院:指诗人所处的环境,暗示生活的闲适。
  • 闲居:指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 饶酒赋:表示饮酒作诗。
  • 抽簪:指随兴所致,可能是写作或作诗时用的工具。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自然景象和闲适生活的情怀,反映了唐代诗人崇尚自然与闲适的生活态度。王勃在诗中通过环境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情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凌云,唐代著名诗人,作品以《滕王阁序》最为人知,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王勃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频繁交往,诗歌创作氛围浓厚。本诗创作时,王勃可能正值闲居生活,面对自然,感慨万千。

诗歌鉴赏:

《郊园即事》表现了王勃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郊外图景,表现出诗人对松竹的怀念与自然的亲近。开头的“烟霞春旦赏”,勾勒出清晨的温暖与宁静,营造出诗人悠闲的心境。随后,诗人通过“断山疑画障”与“悬溜泻鸣琴”的比喻,将山水画的意象与音乐的流动结合,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后半部分描写草木繁盛的景象,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闲居饶酒赋”则进一步展现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享受。整首诗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美和人生哲理,体现了王勃独特的个性与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烟霞春旦赏:春天的早晨,云雾缭绕,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
    2. 松竹故年心:对往年与松竹相伴的旧情念,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
    3. 断山疑画障:远处的山峦如同画屏,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4. 悬溜泻鸣琴:流水声如同琴音,传达自然的和谐。
    5. 草遍南亭合:南亭周围草木茂盛,生机盎然。
    6. 花开北院深:北院花开繁盛,增添了生活的美好。
    7. 闲居饶酒赋:闲居的生活中,常常饮酒作诗。
    8. 随兴欲抽簪:随心所欲,准备写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比作画屏与琴音,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 对仗:如“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展示了对称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烟霞: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色。
  • 松竹:代表高洁的品格与怀旧的情感。
  • 断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
  • 悬溜: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的节奏与韵律。
  • 南亭与北院:象征着诗人生活的环境,反映出生活的闲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王勃的《郊园即事》主要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花草
      C. 冬天的雪景
      答案:B

    2. 诗中“悬溜泻鸣琴”中的“鸣琴”意指什么?
      A. 诗歌
      B. 音乐
      C. 画作
      答案:B

    3. 王勃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热爱
      C. 忧伤
      答案:B

参考资料:

  • 《王勃诗文研究》
  • 《唐代诗人王勃及其作品分析》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情四首 春情四首 春情四首 春霁 春寒 船户 初闻雷声 崇圣寺斌公房 常熟县破山寺 曹娥浦泊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恨之切骨 弹丸黑志 物是人非 声销迹灭 夸功自大 弓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冷飞白 蝉纱 爿字旁的字 秘固 美食甘寝 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消磨岁月 包含申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