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5:05
绮罗香
作者: 李良年 〔清代〕
翠袖囗初,红榴压后,人在高梧庭院。
采罢明珠,纤手乍调清怨。
贪记曲宝豆尝拈,怕顾误凤丝徐撚。
问华年暗数云和,玫瑰小柱几曾遍。
含情何限野雨,也胜峰青湘浦,曲终难见。
银甲才停,笑指叵罗遥劝。
拚醉倒更倩伊扶,看不足可怜人倦。
试重与拍案红牙,春莺教细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高大的梧桐树下的庭院中,身穿翠绿的袖子,红色的石榴花压低了枝头。她采摘完明珠,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着清怨的曲调。她贪恋着那曲调,却又害怕误了凤丝般的细线。询问华年的时光,几时能见玫瑰小柱的繁盛?无尽的情感像野外的细雨,甚至胜过高峰上的青翠湘水,曲终人却难以相见。银甲的乐器刚刚停下,她笑着指向远处的叵罗乐器,劝说着大家。为了醉倒,她更需要她的依靠,看着可怜的人疲惫不堪。试着再与大家拍案而起,春莺也教人轻声细语。
作者介绍:李良年,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描写女性美和自然景色为主,语言清新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文人雅士常在庭院中吟诗作对,享受生活的美好,诗中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及其内心情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绮罗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古典诗作,诗人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内心的柔情。开篇描绘了女子的服饰和环境,翠袖与红榴的搭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暗示了女子的青春活力。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她的情感世界,采珠后的瞬间,手指轻拨清怨,显示了她在生活中的无奈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女子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在思考时间的流逝,华年暗数,玫瑰小柱几曾遍,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最后几句,诗人以音乐作为结尾,银甲乐器停下,笑指远方,增添了一种幽默的画面感,使整首诗在忧伤中带有一丝轻松。诗中展现的情感丰盈而细腻,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充分体现了清代诗歌的艺术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无常的淡淡惆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诗中“问华年暗数云和”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春莺”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绮罗香》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能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