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绮罗香 桃源晓行同分虎赋》

时间: 2025-08-11 15:14:40

诗句

僧磬才闻,渔歌乍响,一叶早潮催去。

背岭人家,云碎著檐如絮。

记前度、也趁鸣榔,料从此、仙源非误。

只长年、见惯秋山,满船凉翠不教住。

好怀都付倦旅。

细数青鞋往事,尽谙佳趣。

除了江南,此景总无寻处。

转溪湾、锦石分开,又飒飒、水红花路。

甚西风、吹亚霜砧,数枝遮浣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5:14:40

原文展示:

僧磬才闻,渔歌乍响,一叶早潮催去。
背岭人家,云碎著檐如絮。
记前度也趁鸣榔,料从此仙源非误。
只长年见惯秋山,满船凉翠不教住。
好怀都付倦旅。
细数青鞋往事,尽谙佳趣。
除了江南,此景总无寻处。
转溪湾锦石分开,又飒飒水红花路。
甚西风吹亚霜砧,数枝遮浣女。

白话文翻译:

刚听见僧人的磬声,渔歌也偶尔传来,一叶小舟在早潮的催促下驶去。
山后的人家,云朵轻轻飘落在屋檐上,像絮一样。
我记得去年也曾在这鸣榔声中游玩,想来这仙境真是无误的。
一年四季都习惯了秋山的景色,满船的清凉翠色让我无法停留。
我将美好的思念都寄托给了疲惫的旅程。
细数那些穿青鞋的往事,个中趣味我都非常了解。
除了江南,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景致。
在转弯的溪湾,锦绣的石头分开,水流轻轻拂过花路。
更有西风吹来,似乎带着霜冷,几枝花枝遮住了浣女的身影。

注释:

  • 僧磬:僧人敲击的磬,声音清脆,常用于佛教场合。
  • 渔歌:渔民唱的歌,通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早潮:指早晨的潮水,象征着时间的变化。
  • 云碎:形容云朵如碎片般轻盈。
  • 鸣榔:敲打榔头的声音,常用于传统乐器。
  • 仙源:指理想的境地,或隐居的地方。
  • 凉翠:形容清凉的绿色,常指水波或山水。

典故解析:

  • “江南”:古代文人多将江南视为人间仙境,江南的美景常常出现在诗词中。
  • “浣女”:指在河边洗衣服的女子,常象征着美丽和清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良年,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江南时,体现了他对江南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绮罗香 桃源晓行同分虎赋》是一首充满江南韵味的古诗,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僧磬才闻,渔歌乍响”引入,声音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江南晨曦中。接着通过“背岭人家,云碎著檐如絮”的描写,展现出人家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云朵轻盈飘落的美丽景象。

“记前度也趁鸣榔,料从此仙源非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年游历的怀念,认为此地的仙境绝非偶然。而“只长年见惯秋山,满船凉翠不教住”,则凸显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尽管见惯了美景,却依然无法抵挡内心的渴望。

“好怀都付倦旅”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似乎在告别过去的岁月,转而追求新的旅程。最后几句描绘了江南特有的风景,西风、花路和浣女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极具画面感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江南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僧磬才闻,渔歌乍响:刚听到僧人的磬声,渔民的歌声也突然响起,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氛围。
  2. 一叶早潮催去:一叶小舟在早晨的潮水中被催促而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旅程。
  3. 背岭人家,云碎著檐如絮:山后的村庄,云朵轻盈飘落在屋檐上,形象地描绘出宁静的乡村景象。
  4. 记前度也趁鸣榔:我记得去年也曾在这个地方游玩,鸣榔的声音伴随着我的回忆。
  5. 料从此仙源非误:想必这地方的仙境真是无误的,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6. 只长年见惯秋山:我一年四季都习惯了秋天的山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熟悉。
  7. 满船凉翠不教住:船上满是清凉的翠色,让我无法停留,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8. 好怀都付倦旅: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寄托在旅途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9. 细数青鞋往事,尽谙佳趣:细数往日的青鞋往事,显示出诗人对生活乐趣的了解。
  10. 除了江南,此景总无寻处:除了江南,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美景,表现出对江南的独特情感。
  11. 转溪湾锦石分开:在溪湾处,锦绣的石头分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12. 又飒飒水红花路:水流轻轻拂过花路,展现了水与花的和谐美。
  13. 甚西风吹亚霜砧:西风吹来,似乎带着霜冷,表现出季节的变化。
  14. 数枝遮浣女:几枝花枝遮住了浣女的身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云朵比作絮,形象鲜明。
  • 拟人:将西风描绘得如同有意志的存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僧磬:象征宁静和宗教文化的氛围。
  • 渔歌:代表着渔民的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秋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青鞋:代表着自由的旅程和对往事的怀念。
  • 浣女:象征美丽与清纯的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僧磬”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僧人的修行
    • C. 渔民的工具
  2. “除了江南,此景总无寻处”表达了诗人对哪里景色的独特感受?

    • A. 北方
    • B. 西南
    • C. 江南
  3. “细数青鞋往事”中的青鞋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旅程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由与放纵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江南的美景,但更侧重于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豪情。
  • 杜甫的《江南春》: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与李良年的细腻描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江南文化与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竹枝 其七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六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五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四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三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二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 其一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三游洞 戊辰春日有怀白阳毕老公祖 长相思·折花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诃胁 当头一棒 偏待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氏字旁的字 欺行霸市 一假手之劳 格格不入 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头昏脑眩 馬字旁的字 晋职 鬯字旁的字 报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