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1:29
《惜奴娇 其一》
作者:王之道〔宋代〕
不厮知名,怎奈向前缘注定。
一封书便成媒娉。
千里相从,恰似寻盟合姓。
泥泞。尚隔个轿儿难近。
薄薄纱厨,小驿夜凉人静。
红一点暗通犀晕。
花月多情,摇碎半窗清影。
安稳。悄不知人痛损。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渴望。虽然彼此并不相识,但命运却注定了他们的缘分。通过一封书信,他们的关系得以建立,仿佛千里之外的两人也能如同亲密无间的恋人。即使在泥泞的路上,仍然难以相近。夜晚,薄纱的窗帘后,驿站里清冷而宁静,只有一抹红色的灯光暗暗传递着心意。花和明月都充满情感,似乎将窗外的清影都摇碎了。而自己却在安稳中,不知心中所受的痛苦。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风婉约细腻,常充满情感。其作品常以抒情见长,表现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融的时期,词人借此表达对命运和爱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与无奈。
《惜奴娇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开头以“厮知名”引出,表达了对于缘分的无奈,尽管彼此并不相识,但命运已然注定了他们的相知。接下来的“一封书便成媒娉”则凸显了书信在古代交往中的重要性,简洁却充满情感,显示了古人对于书信的重视。
“千里相从,恰似寻盟合姓”一语,描绘了两人虽远隔千里却心意相通的情景,突显了爱情的深厚。而“泥泞”,则将现实的艰难与心中向往的美好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后半部分,夜晚的静谧和薄纱窗前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孤独的氛围。“红一点暗通犀晕”之句,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内心的暗恋与渴望。最后,结尾的“悄不知人痛损”,点出了一种无声的痛苦,这种无奈与隐忍让人深思,情感的深度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整首词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理解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奈,展现了古人在感情追求中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的“泥泞”主要指什么?
词中“红一点暗通犀晕”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