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4:45
卓哉徐处士,皎节净如练。
入山岂必深,尘迹自能断。
载乘探幽奥,山川写英绚。
独寤聊自歌,斯饥亦云宴。
珍重式庐情,斯人不可见。
在这首诗中,诗人赞美徐处士,称他品德高洁,心如明月。进入山林并不一定要深入其中,世俗的尘埃可以轻易断绝。徐处士在山水之间探寻幽奥,创造出绚丽的景象。他独自清醒时,偶尔自唱自乐,饥饿时也能自得其乐。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情感,但这样的人却无法相见。
徐元文,清代诗人,号晴川,他以清新高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倡导清高和简朴的生活态度。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找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徐元文的《怀贤诗·徐处士枋》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徐处士高洁品质的赞美。诗的开篇直接称赞徐处士的卓越,接着通过“皎节净如练”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其高尚的品德,象征着纯洁与清白。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尘迹”的描写,强调即使身处人世间,心灵依旧可以保持清净。诗人在这里抒发了一种超脱的情怀,表明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徐处士在山水之间探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山川的“英绚”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震撼。
在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徐处士的珍重之情,虽身处不同的境地,但心灵的共鸣却让人感到温暖。诗作整体上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对道德清高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强调清高与隐逸的生活态度,讴歌了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宁静。
徐处士在这首诗中被称赞的品质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尘迹”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也能享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