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4:55
屼峍龙门峙紫瀛,
源探星宿记兹名。
虽殊竹箭奔流驶,
恰有桃花锦浪生。
触石宛同翔素鹭,
凌风直欲驾长鲸。
潜鳞岁岁乘时化,
祇待春雷启蛰声。
在澎湖的龙门山巍峨耸立,紫色海水环绕其旁,
源头探寻星宿,铭记这美名。
虽然竹箭般的江水奔流而过,
却恰有桃花在波浪中绽放。
触碰岩石的感觉宛如白鹭在空中翱翔,
迎着风直想要驾驭巨鲸。
潜伏的鱼鳞年年随时而化,
只待春雷响起唤醒蛰伏的生命。
刘伯琛,生于清代,字道明,号白山,江苏人。刘伯琛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澎湖八景》是刘伯琛在澎湖游览时所作,描绘了澎湖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反映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澎湖八景》是一首描绘澎湖自然风光的诗歌,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澎湖的独特魅力。开篇即以“屼峍龙门”将读者引入澎湖的雄伟景象,接着提到星宿与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天文的好奇与探寻。水流如竹箭般迅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奔腾,显示出自然的力量。
而“桃花锦浪”则是诗中最为柔美的意象,桃花的绚丽与浪花的动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传达出生命的绽放与希望。接下来的“触石宛同翔素鹭”通过拟人的手法,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生机,使得自然景物仿佛具有人性,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最后两句“潜鳞岁岁乘时化,祇待春雷启蛰声”则引导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春雷的到来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希望,暗示着自然的循环与万物复苏的规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澎湖八景的描绘,更是对生命、自然和时光的深情歌颂,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澎湖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屼峍”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高耸的山
C. 一种植物
答案:B
“桃花锦浪”中的“锦”字主要是指:
A. 颜色
B. 美丽
C. 材料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春雷”象征着:
A. 冬天的结束
B. 夏天的来临
C. 秋天的丰收
答案:A
刘伯琛的《澎湖八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刘伯琛的诗更侧重于澎湖的独特性与变化,而王维则通过山水表现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境界,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现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