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6:26
狂夫
作者:刘叉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狂夫的妻子在唱舜帝的歌,小妻子在弹奏湘江的瑟。狂夫沉迷于游玩,归来后却仍然显得心不在焉。若不读《关雎》这篇诗,怎能了解后宫妃子的德行呢?
作者介绍:刘叉,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反映社会风气与个人感受,风格自由奔放。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文人多游历享乐,诗人通过狂夫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对德行的轻视与放纵的生活态度。
《狂夫》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沉迷于享乐的男性形象,通过对比大妻和小妻的行为,表达了对传统德行的怀疑。诗中提到的“舜歌”和“湘瑟”都与古代的贤德相关,暗示当今人们对美德的漠视。狂夫的角色象征着那种只顾享乐、不思进取的人,表现出一种对当下社会的批判。诗人通过“若不读《关雎》”的提问,强调了文化素养对认知与价值观的重要性,质疑那些沉迷于享乐而忽视内在修养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味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批评了沉迷享乐而忽视道德修养的人,强调了文化与德行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狂夫”指的是怎样的人?
诗中提到的“关雎篇”主要描述什么?
诗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