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7:34
爱碣山石
作者: 刘叉 〔唐代〕
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
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
这碣石是多么青翠,仿佛在挽引我的双眼。
我爱它的古老与峭拔,却似乎无法到达人间的行走。
作者介绍:刘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擅长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刘叉对碣石的美好感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出一种对人间纷扰的逃避和超脱。
《爱碣山石》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碣石的青翠和险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漠。诗中“青青”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碣石的外在美,更隐含了诗人心中对清净、超然的向往。句中“挽我双眼睛”,形象地表现出碣石的魅力,仿佛它在吸引着诗人的目光与思绪,象征着一种无形的引力,将人带入一种宁静的境界。
后句“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碣石的喜爱与向往,同时又显示出一种无奈感。尽管碣石如此古老而峭拔,但它却是无法在纷杂的人间生活中找到的存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以其清新而内敛的风格,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碣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体现一种追求清净和超脱的精神。
诗词测试:
碣石在诗中是如何被描述的?
诗中“挽我双眼睛”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爱碣山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自然美的赞美,但刘叉更侧重于内心的向往与超脱,而王之涣则呈现出一种壮阔的视野和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