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5:59
花犯·苔梅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在古老的月光下,苍白的鬓发和光洁的面庞,轻盈地俯视着流水。
心灵在十里之外的地方断绝了联系,叹息着那绚丽的丝线如烟飘散,难以系住离愁。
故乡的年末,有谁能寄托我的思念呢?我只能靠着琅玕独自支撑。
我随意想起我穿着绿蓑衣冲雪而行,孤舟在寒浪中漂泊。
三朵花两片蕊在蒙茸的白霜中破开,依依不舍地似乎带着怨恨,明珠轻轻滑落。
云在舒适地卧着,蓝衣正护着春天的憔悴。
罗浮的梦中半个月亮挂在黎明,冷山中的人隐隐约约地苏醒。
再唤来玉奴回去,留下的香气被空中的翠色覆盖。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子贞,号梦窗,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作品多情而富有哲理,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王沂孙晚年,可能是对过去情感与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花犯·苔梅》是王沂孙在宋代词坛的重要作品,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乡之情与人事的无常。开头以古婵娟、苍鬟素靥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勾勒出一种宛如月光下的女子形象,传达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词人通过“断魂十里”的表达,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离愁。
词中频繁运用自然意象,如“绿蓑冲雪”和“孤舟寒浪”,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映射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尤其是“三花两蕊破蒙茸”,在自然花卉中融入了人情的恨意,显示了词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清丽,融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描绘出月光下的美人,透出一股清雅的气息。
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重,难以自持。
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琅玕象征着支撑与希望。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回忆起孤独的旅程,绿蓑与寒浪形成鲜明对比,渲染了孤寂的气氛。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花朵与蕊的破裂暗示着感情的脆弱与遗憾。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云与蓝衣的意象形成了对比,表现春天的凋零。
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
通过梦境与现实的转换,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回归。
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最后,通过呼唤玉奴的意象,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失落。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思乡与离愁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无奈,展现了人对情感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花犯·苔梅》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沂孙
C. 杜甫
D. 白居易
“断魂十里”中“断魂”指的是什么?
A. 与亲人分别
B. 心灵的孤独与悲伤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爱情的渴望
“绿蓑冲雪”中“绿蓑”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旅人的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D. 亲情的牵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