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5:24
棘针生狞义路闲,
野泉相吊声潺潺。
哀哉异教溺颓俗,
淳源一去何时还。
在这条满是荆棘的荒凉小路上,
野泉潺潺流淌,似乎在为我悲鸣。
哀叹啊,外来的教义淹没了我们传统的风俗,
纯正的源头已经不知何时才能回归。
该诗涉及对古代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忧虑。异教的引入使得传统的风俗和价值观遭到侵蚀,反映了历史上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复杂性。
刘叉,唐代诗人,其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以对自然和人性深刻的观察为题材。
《野哭》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外来文化和思想不断涌入,传统文化面临挑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文化流失的忧虑。
《野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忧伤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诗的开头用“棘针”描绘出一条充满艰辛和险恶的道路,暗示着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艰难。接着,诗人以“野泉相吊声潺潺”表现出自然界的悲鸣,与内心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流露出对过往纯真年代的渴望。
后两句则更加直接地批判了外来教义对传统风俗的侵扰,表现出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文化根源的深深怀念。全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诗中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怀念与对外来文化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无奈和对纯净源头的渴望,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忧虑和困惑。
诗中提到的“野泉”象征什么?
A. 传统文化
B. 自然的纯净
C. 外来影响
“哀哉异教溺颓俗”中“溺”字的意思是?
A. 沉迷
B. 拯救
C. 消失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但《野哭》更侧重于对文化变迁的忧虑,而《山居秋暝》则更偏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