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总持寺阁》

时间: 2025-05-01 00:30:23

诗句

今日登高阁,三休忽自悲。

因知筋力减,不及往年时。

草树还如旧,山河亦在兹。

龙钟兼老病,更有重来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0:23

登总持寺阁

作者: 耿湋 〔唐代〕

原文展示

今日登高阁,三休忽自悲。
因知筋力减,不及往年时。
草树还如旧,山河亦在兹。
龙钟兼老病,更有重来期。

白话文翻译

今天我登上高阁,心中不禁感到悲伤。
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已经减弱,
不再如往年那样强健。
草木依旧如昔,山河仍然在这里。
可我却因年老多病,难以重来。

注释

  • 今日:今天。
  • 登高阁:指登上高处的阁楼或楼台。
  • 三休:指三次休息,暗示疲倦或老态。
  • 筋力减:指身体力量的减弱。
  • 草树:指草木。
  • 龙钟:形容年老、衰弱的样子。
  • 重来期:重来之期,指再来一次的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约835年-约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人推崇。他的诗歌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岁月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可能是在某次登高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年华流逝、身体衰老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表达了对曾经的怀念。

诗歌鉴赏

《登总持寺阁》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虽然字数不多,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诗中,作者通过登高阁的行为,引发了对自身年岁增长和身体衰弱的深刻反思。开篇便用“今日登高阁”引入,简洁而有力,令人立刻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情绪。接下来的“因知筋力减,不及往年时”直白地道出了作者对身体衰退的认知,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感伤。

而“草树还如旧,山河亦在兹”则形成对比,尽管作者的身体在衰老,周遭的自然景色却依旧如昔。这种时空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末尾的“龙钟兼老病,更有重来期”更是凝聚了诗人的哲思,虽然生命的重来已不再可能,但他依然期望在有限的年华里,能再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深入探讨了生老病死的主题,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充满了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日登高阁:今天我登上高阁,象征着追求更高的境界。
  • 三休忽自悲:三次休息,心中不禁感到悲伤,表现出身体的疲惫与内心的惆怅。
  • 因知筋力减:意识到力量的减弱,反映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 草树还如旧:自然依旧,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流转。
  • 山河亦在兹:山河依然,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坚持。
  • 龙钟兼老病:形容自己年老多病的状态,感叹人生的无常。
  • 更有重来期:虽然老去,但心中仍渴望重返生活的辉煌。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与人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老年的无奈。
  • 拟人:草树的“如旧”使自然更具生命力,暗示人对自然的依恋。
  • 比喻:用“龙钟”比喻老态,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衰老”与“自然”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对自然恒久的感慨,体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高阁:象征追求与理想,也暗示孤独。
  • 草树:自然界的常青,象征生命的韧性与持久。
  • 山河:代表着大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
  • 龙钟:象征衰老与病痛,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筋力减”的意思是: A. 身体强健
    B. 身体虚弱
    C. 心情愉悦
    D. 精力充沛

  2. 填空题:诗中“草树还如旧,山河亦在兹”表达了___的主题。

  3. 判断题:诗人对自然的描写是悲观的。(对/错)

答案

  1. B
  2.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写登高,但更侧重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耿湋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但李白的情感更为豪放,而耿湋则显得更加沉静与忧伤。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上中斋相公 僧房夜冷 人心吟 秋日江郎道中 钱塘怀古 沤麻 勉制干侄克家归乡 里社 老农吟 姜林居别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赤组 救饥拯溺 黄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冲帝 齿字旁的字 包含僭的词语有哪些 逾规越矩 包含輈的词语有哪些 惟日不足 儋石之储 形式主义 摩顶至踵 干雷 妙算神谋 玉字旁的字 包含经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