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4:11
送谏官南迁
作者: 贯休 〔唐代〕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
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
瘴杂交州雨,犀揩马援碑。
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敬佩与关心。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如同从天而降,或者落到海的边缘。身为远方的客人,他才是真正的好男子汉。交州的湿热和疾病交织在一起,只有马援的碑刻依旧存在。无奈千里之外,谁还能认得辛毗呢?
贯休,唐代诗人,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现实的关注而著称。贯休曾任谏官,因而深知谏言的重要性和艰辛,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的感悟。
此诗写于送别谏官南迁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远行者的思考。在那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谏官的职责尤为艰巨,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真诚言辞与远行者的敬意。
《送谏官南迁》是贯休的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远行者的孤独与勇气。首句以“危行危言者”开头,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敢于直言的人的艰难与勇敢,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接下来的“从天落海涯”则将这种勇气形象化,仿佛在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增添了诗的戏剧性。
第二联“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通过称赞远方的朋友,赞美其优良品质,揭示了诗人对他人勇气的认同与敬重。第三联“瘴杂交州雨,犀揩马援碑”则描绘了交州的湿热环境,暗示远行的艰辛,反衬出远行者的无畏与坚韧。
最后一句“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则以辛毗为象征,表达了对远行者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社会的深思,是贯休诗歌中的一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远行者的赞美与对现实的思考,传达了对真理与勇气的肯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个人的情感。
诗中“危行危言者”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诗中提到的“马援”是谁?
“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送友人》与《送谏官南迁》均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前者更多地表现友情的温暖,而后者则突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勇者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