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3:37
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
贯休 〔唐代〕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
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
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
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许多事情何必去探问呢?美好的时光就是现在这个时刻。高秋的半夜下着雨,落叶满池塘。静谧的夜晚,怕龙神会识破我的心思,贫穷的生活让我被草木所欺。人生的无数事,只有道士才能理解。
作者介绍: 贯休(830年-912年),字希声,号忘机,唐代诗人,生于浙江天台,因其对道教的热爱而创作了大量与道教有关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含义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夜,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借助夜雨和落叶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道士的怀念,反映了他对道教思想的向往。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在情感上深邃而丰富。诗人以秋夜的宁静和雨水的滋润,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思索。开篇的“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表明了诗人对人生的领悟:在这个美好的时光中,许多问题并不需要过多的追问。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高秋的夜雨和满池的落叶,增强了秋天的寂寥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静怕龙神识”一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秘密的担忧,仿佛在说,即使是天上的神灵也能看透我的心思。此处,龙神不仅是神灵的象征,还暗示了对社会道德的遵循与内心的恐惧。最后一句“只有道人知”,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的推崇,认为只有道士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复杂的情感与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结合内心的感受,构建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道教哲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秋夜的宁静与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道教智慧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时”指的是哪个时刻?
诗人对“龙神”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道人”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