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59
狼烟在阵云,匈奴爱轻敌。
领兵不知数,牛羊复吞碛。
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
烽火在浓密的云层中升起,匈奴人喜欢轻视敌人。
指挥军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敌人,牛羊又在沙漠里啃食。
严冬时节,大河干枯,嫖姚(指的是一种深远的攻击)去进行深入的打击。
战场上的鲜血染红了黄沙,风吹过时映得天空一片血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的是唐代与匈奴的战争背景,其中“狼烟”与“匈奴”直接指向当时社会的军事冲突。古代云层中的烽火象征着战争的紧迫感,也暗示了敌人的轻敌态度。
作者介绍:
贯休,字惟韬,号无隐,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战争、边塞及生活的艰辛,尤其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边疆动荡时期,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骚扰与侵略,以及中原王朝的困境。诗中表现了对战乱的厌倦与对士兵生死的关注,传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
贯休的《古塞下曲四首》系列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苦难。本诗的开头“狼烟在阵云”,通过狼烟这一紧迫的画面,迅速建立起一种战斗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接着提到“匈奴爱轻敌”,表达了对敌人轻视的警觉与不屑。此后,诗人又描绘了士兵的困境,提及“牛羊复吞碛”,这句生动地刻画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绝望,令人感受到战乱对自然与人生活的破坏。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更是通过“严冬大河枯”的描写,突显了寒冬中战争的残酷,甚至连大河都因严冬而枯竭。在“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的结尾,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得到了升华,鲜血染红了大地,风中带着悲鸣,这些意象相互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震撼,又有情感冲击,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士兵命运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集中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对生命的摧残。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贯休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士兵和无辜百姓的同情,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狼烟在阵云”中“狼烟”指的是什么?
A. 战斗的号角
B. 烽火
C. 烟雾
“匈奴爱轻敌”中“匈奴”指的是哪一民族?
A. 汉族
B. 游牧民族
C. 南方民族
诗中提到的“牛羊复吞碛”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战争的胜利
B. 生命的顽强
C. 战乱带来的荒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贯休的《古塞下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以上内容为对贯休《古塞下曲四首 其四》的全面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