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谢卢少卿惠千文》

时间: 2025-05-02 14:45:52

诗句

庐山有石镜,高倚无尘垢。

昼景分烟萝,夜魄侵星斗。

苞含物象列,搜照鱼龙吼。

寄谢天地间,毫端皆我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52

原文展示:

庐山有石镜,高倚无尘垢。
昼景分烟萝,夜魄侵星斗。
苞含物象列,搜照鱼龙吼。
寄谢天地间,毫端皆我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犹如一面高悬的石镜,清澈而无尘。白天,阳光透过烟雾和藤萝,夜晚,月光照耀着星空。山间的景象如同画卷般展现,仿佛在照耀着鱼龙在水中欢跃。诗人借此景象表达对天地的感激,认为笔下所描绘的一切都由他掌握。

注释:

  •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是著名的风景区,以其奇石、瀑布、云海而闻名。
  • 石镜:比喻庐山的山体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周围的景色。
  • 无尘垢:表示山的清洁,环境优雅。
  • 烟萝:指的是山间缭绕的烟雾与藤萝。
  • 夜魄:指夜晚的月亮,形象地表现出其光辉。
  • 苞含物象:意指自然界的万物在此聚集。
  • 鱼龙吼:可能比喻水中生物的活跃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字子真,号无生,擅长诗歌和散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诗人游览庐山时,受到其壮丽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展示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庐山有石镜”引入,展现了庐山的清幽与宁静。接下来的“昼景分烟萝,夜魄侵星斗”,则通过对比白天与夜晚的景色,表现出庐山的多样性和变幻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自然的瞬息万变,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幅生动的画面中。最后两句“寄谢天地间,毫端皆我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体现了他对创作的自信与热爱。整首诗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的写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庐山有石镜:开篇引入庐山,强调其景色如镜子般清澈。
    • 高倚无尘垢:形容庐山高耸且环境洁净。
    • 昼景分烟萝:描绘白天的景色,烟雾与藤萝相映成趣。
    • 夜魄侵星斗:夜晚月光照射,星空璀璨。
    • 苞含物象列:自然的万物在此聚集,如同一幅画卷。
    • 搜照鱼龙吼:展示生物的活跃,生机盎然。
    • 寄谢天地间:表达对自然的感激。
    • 毫端皆我有:诗人自信地认为,自己对自然的描绘都在笔尖流淌。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庐山比喻为“石镜”,形象生动。
    • 对仗:使用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如“鱼龙吼”。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赞美及对自然的感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和和谐美。

意象分析:

  • 庐山:象征着自然的高洁与清幽。
  • 石镜:代表了自然的真实与美丽。
  • 烟萝:体现了山间的神秘与灵动。
  • 夜魄: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鱼龙吼: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表现自然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庐山有石镜”中的“石镜”是比喻什么? A. 清澈的湖水
    B. 庐山的山体
    C. 一面真正的镜子

  2. 诗中“夜魄侵星斗”描绘的是哪个时刻? A. 白天
    B. 黄昏
    C. 夜晚

  3. 诗人对自然的感激在最后一句中体现为: A. 感叹自然的美丽
    B. 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归自己所有
    C. 认为天地是无情的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贯休与王维:两位诗人均以山水诗见长,但贯休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体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查询

感怀 游峨眉归偶成 麓山怀古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前字、秋字二篇) 寄羊士谔永宁里居 使院忆山中道侣兼怀李约 清溪路中寄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赭衣满道 上不属天,下不着地 淡开头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心惊胆寒 笑忻 规定动作 内郎 白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撮盐入水 夫君 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转败为胜 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还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