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52
庐山有石镜,高倚无尘垢。
昼景分烟萝,夜魄侵星斗。
苞含物象列,搜照鱼龙吼。
寄谢天地间,毫端皆我有。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犹如一面高悬的石镜,清澈而无尘。白天,阳光透过烟雾和藤萝,夜晚,月光照耀着星空。山间的景象如同画卷般展现,仿佛在照耀着鱼龙在水中欢跃。诗人借此景象表达对天地的感激,认为笔下所描绘的一切都由他掌握。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字子真,号无生,擅长诗歌和散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诗人游览庐山时,受到其壮丽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展示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庐山有石镜”引入,展现了庐山的清幽与宁静。接下来的“昼景分烟萝,夜魄侵星斗”,则通过对比白天与夜晚的景色,表现出庐山的多样性和变幻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自然的瞬息万变,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幅生动的画面中。最后两句“寄谢天地间,毫端皆我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体现了他对创作的自信与热爱。整首诗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的写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赞美及对自然的感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和和谐美。
诗词测试:
诗中“庐山有石镜”中的“石镜”是比喻什么?
A. 清澈的湖水
B. 庐山的山体
C. 一面真正的镜子
诗中“夜魄侵星斗”描绘的是哪个时刻?
A. 白天
B. 黄昏
C. 夜晚
诗人对自然的感激在最后一句中体现为:
A. 感叹自然的美丽
B. 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归自己所有
C. 认为天地是无情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