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0:09
七月垂杨绿尚匀,新秋爽气胜新春。
寒蝉白鹭清如许,人面宫腰瘦几分。
天涯路,十由旬。登山临水送行人。
西风吹醒黄粱梦,饱吃西瓜坐树根。
七月的垂柳依然显得苍翠而均匀,新秋的清爽气息胜过了新春。
寒蝉和白鹭的景象如此清晰,人面和宫腰却显得瘦弱了几分。
在天涯的路上,经历了十个由旬,登上山去,临水送别行人。
西风吹醒了黄粱梦,吃饱了西瓜坐在树根下。
奕绘(约1645-1713),清代诗人,字子愚,号竹斋,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作品多描绘乡土风景和人情世故。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鹧鸪天》这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七月垂杨绿尚匀,新秋爽气胜新春”中,作者以“七月”与“新秋”对比,表现出时序的变迁与自然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而接下来的“寒蝉白鹭清如许”,则通过寒蝉的凄凉与白鹭的优雅,表现出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暗示着时间带来的变化与无常。
“天涯路,十由旬”一句,诗人以旅途为背景,表达对亲友离别的惆怅与思念。最后两句“西风吹醒黄粱梦,饱吃西瓜坐树根”,用“黄粱梦”来象征虚幻的梦境,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清醒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又通过“饱吃西瓜”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悠闲与享受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黄粱梦”比喻什么?
A. 梦想的实现
B. 虚幻的美好梦想
C. 现实的希望
D. 生活的乐趣
“七月垂杨绿尚匀”中的“匀”字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生长均匀
B. 人的情感均匀
C. 季节的变化均匀
D. 风的强度均匀
这两首诗也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对比奕绘的《鹧鸪天》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更注重对秋天的描绘与人情离别的感怀,而后者则侧重于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