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梅坛》

时间: 2025-05-04 10:49:54

诗句

封事悠悠即挂冠,苍烟古木锁空坛。

当时不识蓬莱客,祇作南昌一尉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9:54

原文展示

题梅坛
作者:吕防 〔宋代〕
封事悠悠即挂冠,
苍烟古木锁空坛。
当时不识蓬莱客,
祇作南昌一尉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与感慨。诗中提到,自己在悠长的事务中选择了挂冠归隐,面对苍茫的烟雾和古老的树木,似乎一切都被封锁在空旷的坛子里。回想当年,自己并未识得蓬莱的仙客,只是在南昌担任一个小官。

注释

  • 封事:指公务繁杂的事务。
  • 悠悠:形容时间的悠长,也有无奈之意。
  • 挂冠:辞官归隐。
  • 苍烟古木:苍茫的烟雾和古老的树木,描绘了自然景象。
  • 蓬莱客:传说中住在蓬莱仙岛的神仙,象征追求的理想与境界。
  • 南昌一尉:指作者在南昌担任的小官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吕防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感情。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吕防隐退后,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沉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句“封事悠悠即挂冠”,直入主题,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利的放弃。接着通过“苍烟古木锁空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宁静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作者内心对于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遗憾,回忆起自己当年在南昌的平凡身份,未能遇见理想中的“蓬莱客”,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选择与追求。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渗透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且含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封事悠悠即挂冠”:形容公务繁忙,使人无暇顾及个人的理想,最终选择辞官隐退。
    2. “苍烟古木锁空坛”:描绘孤寂的自然景象,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疏离。
    3. “当时不识蓬莱客”:回忆往昔,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却无缘接触。
    4. “祇作南昌一尉看”:自嘲当年只是南昌的一名小官,未能实现更高远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封事悠悠”与“苍烟古木”,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苍烟古木”传达了自然的静谧与个人的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以及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分析

  • 苍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古木:代表着稳重与历史的积淀,暗含对自然的尊重。
  • 空坛:象征着一种无所依恋的状态,暗示了隐逸生活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吕防在诗中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A. 继续做官
    • B. 辞官隐退
    • C. 追求荣华富贵
    • D. 出游四方
  2. “苍烟古木”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 A. 热闹
    • B. 宁静
    • C. 紧张
    • D. 繁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

    • 吕防的《题梅坛》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吕防更侧重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更专注于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闻大风感怀赋吴体 夜坐 连日作阴颇有雨雪意 小舟航湖夜归书触目 午坐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 四月二十三日作 刘太尉挽歌辞二首 其一 梦至成都怅然有作 水亭偶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笑肉不笑 干字旁的字 时鲜 月字旁的字 天下乌鸦一般黑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乛字旁的字 包含豪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螳臂扼辙 增广 包含磊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大人不见小人怪 抗词 乡绅 就楼磨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