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2:54
少年鞍马疾如飞,
卖尽儒衣买战衣。
老去不知筋力减,
夜阑犹梦解重围。
年轻时骑马如飞,
卖掉读书的衣服换战斗的衣服。
老了却不知道力量已经减弱,
夜深时仍然梦见解救重围。
“解重围”常见于古代战争场合,指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成功突围,体现了勇气和智慧。在古代文人中,追求功名和理想与追求武功和战斗的矛盾常常成为诗歌的主题。
萧元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人生感悟为主,常反映出对时局变迁的思考和人生的无常。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文人出征、参与战事成为普遍现象。作者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年轻时豪情万丈、力争上游的怀念,以及对老年时光的无奈与追忆。
这首诗以年轻时的豪情和老年时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转瞬即逝的青春。开头两句描绘了少年时期骑马飞奔、充满壮志的场景,显示出诗人对战斗与冒险的渴望和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则转而反思老年的现状,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力量衰退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与老年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认知。诗人既怀念年轻时的激情与理想,又对老年日渐衰弱的身体感到惋惜,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中“少年鞍马疾如飞”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状态?
A. 老年
B. 青年
C. 中年
答案:B
“卖尽儒衣买战衣”反映了什么样的选择?
A. 追求和平
B. 追求功名
C. 追求理想与冒险
答案:C
诗中提到的“筋力减”指的是什么?
A. 增强的力量
B. 衰弱的力量
C. 不变的力量
答案:B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豪放与激情;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忧虑。两者在情感和主题上与《偶成》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