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43:41
岂为秋风乡思增,
莼羹菰饭要同登。
神仙便是逢元放,
羁宦能无感季鹰。
晓市波浮催膳鼎,
秋江霜下贱渔罾。
莫夸玉鲙金齑法,
携酒苏公乐不胜。
这难道是因为秋风而增添的乡愁吗?莼菜羹和菰米饭都要一起上桌。神仙也不过是在元宵节时有一番欢聚,身在外地的我怎能不感受到如同季鹰般的离愁?清晨的市场上,波光粼粼,催促着锅中的美味,秋天的江面上,霜降后渔网也显得格外卑微。不要夸赞那玉鲙和金色的调味品,把酒与苏公一起品味,乐趣自是不胜其数。
谢墉(约1660-约1730),字云程,号澹庵,清代诗人。谢墉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和个人情感。
《鲈鱼》创作于谢墉游历江南之时,正值秋风起时,诗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愁,借助鲈鱼的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鲈鱼》是一首兼具情感和意象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秋风、莼羹和菰饭等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浓厚的乡愁。全诗从头到尾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开篇“岂为秋风乡思增”既是对乡愁的反思,也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调。在描写“神仙便是逢元放”时,诗人巧妙地用元宵节的欢聚来对比自己的孤独。
“晓市波浮催膳鼎”一句,生动描绘了清晨市场的繁忙景象,仿佛能听到鱼市的喧闹和烹饪的气息,带来一种生活的生动感。而“秋江霜下贱渔罾”则是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同情。最后两句回归到个人的内心,强调了与友人共享美酒的乐趣,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也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理想,展现了生活的哲学与诗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出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诗中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莼羹”是什么?
诗中“晓市波浮催膳鼎”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诗人提到的“神仙”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