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1:38
茆山千万叠,不得见天全。
帆出扶胥口,无山只有天。
茆山像千万层叠加的山峦,连天空的全貌都看不见。
船从扶胥口驶出,眼前没有山峦,只有天际。
“扶胥”在古代文献中有多次出现,通常指代水域或与水相关的地方。茆山的描绘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宋代诗人,字梦得,号天池,晚号太和山人。生于南宋时期,历任官职,曾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善于描绘山水风光,诗作多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诗人旅行时,面对壮丽的山水,感受到自然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茆山的壮丽和扶胥口的辽阔。首句“茆山千万叠”不仅传达出山的层峦叠嶂之美,更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诗人用“不得见天全”来形容山的高耸和密集,仿佛把天空都遮挡住了,给予人一种压迫感与敬畏感。
而“帆出扶胥口,无山只有天”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从密集的山峰中驶出后,突然开阔的视野与无边的天空。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自然的变化,也隐含着人生的哲理:在喧嚣与繁杂中,寻求一种广阔的心境和自由的精神。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叠加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山水的壮美,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自省。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辽阔与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向往自由的情感。
“茆山千万叠”中的“千万叠”指的是什么?
诗中“扶胥口”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侧重于静谧与内心的宁静。相比之下,刘克庄的诗在气势上更为宏大,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两者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