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徐云叟赋桃源无脚桥》

时间: 2025-08-11 10:18:01

诗句

经始西风八月秋,桃花春涨已无忧。

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

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

遍物吴蜀今才识,却笑浮桥谩造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0:18:01

原文展示:

次徐云叟赋桃源无脚桥 洪咨夔 〔宋代〕

经始西风八月秋,桃花春涨已无忧。 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 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 遍物吴蜀今才识,却笑浮桥谩造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拂,八月秋高气爽,桃花盛开,春水涨满,已无担忧。诗中描绘的桥横跨在虚空中,仿佛在洛道上飞翔,又像银河自由流淌。站在岸边斜看,怀疑那是一个洞穴,沿着坡道稳稳上行,却以为是楼阁。诗人感慨,直到今天才真正认识到吴蜀地区的景物,嘲笑那些浮桥和造舟的徒劳。

注释:

  • 经始:开始,起始。
  • 西风:秋风。
  • 桃花春涨:桃花盛开的春天,河水上涨。
  • 无忧:没有忧虑。
  • 横飞洛道:形容桥横跨在空中,如同在洛道上飞翔。
  • 虚空度:穿越虚空。
  • 直放银河:比喻桥的壮丽,如同银河直泻。
  • 自在流:自由流淌。
  • 倚岸斜看:站在岸边斜着看。
  • 疑是洞:怀疑那是一个洞穴。
  • 循坡稳上:沿着坡道稳稳上行。
  • 认为楼:以为是楼阁。
  • 遍物吴蜀:指吴蜀地区的景物。
  • 今才识:今天才真正认识到。
  • 却笑浮桥谩造舟:嘲笑那些浮桥和造舟的徒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游历吴蜀地区时,对当地景物的感慨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咨夔在游历吴蜀地区时所作,通过对当地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诗中的“无脚桥”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特殊桥梁,而“浮桥谩造舟”则是对人工建筑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桃花、桥、洞、楼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诗中的“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等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壮丽景象。而“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则通过对比和转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经始西风八月秋,桃花春涨已无忧。
    •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拂,桃花盛开,春水涨满,已无担忧。
  2. 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
    •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壮丽景象,如同在洛道上飞翔,又像银河自由流淌。
  3. 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
    • 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站在岸边斜看,怀疑那是一个洞穴,沿着坡道稳稳上行,却以为是楼阁。
  4. 遍物吴蜀今才识,却笑浮桥谩造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吴蜀地区景物的感慨和赞美,直到今天才真正认识到,嘲笑那些浮桥和造舟的徒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横飞洛道虚空度,直放银河自在流”中的“横飞洛道”和“直放银河”,形象地描绘了桥的壮丽景象。
  • 夸张:如“横飞洛道虚空度”中的“虚空度”,夸张地表现了桥的横跨之姿。
  • 对比:如“倚岸斜看疑是洞,循坡稳上认为楼”中的“疑是洞”和“认为楼”,通过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诗中的“无脚桥”和“浮桥谩造舟”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的对比思考,强调了自然之美胜于人工之巧。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春天和生机。
  • 桥:象征连接和跨越。
  • 洞:象征神秘和未知。
  • 楼:象征高远和壮丽。
  • 浮桥:象征人工建筑的徒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横飞洛道虚空度”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桥的壮丽 B. 洞的神秘 C. 楼的壮丽 D. 舟的徒劳 答案:A

  2. 诗中的“却笑浮桥谩造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美景 B. 人工建筑 C. 吴蜀地区 D. 秋天景象 答案:B

  3. 诗中的“倚岸斜看疑是洞”中的“疑是洞”是什么意思? A. 怀疑那是一个洞穴 B. 确定那是一个洞穴 C. 怀疑那是一个楼阁 D. 确定那是一个楼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洪咨夔的《次徐云叟赋桃源无脚桥》: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思考。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洪咨夔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工建筑的轻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洪咨夔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居(二首) 闲居(二首) 前巡幸歌(二首) 前巡幸歌(二首) 和马仲房出塞 题招提院静照堂 题招提院静照堂 赠星术黄太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汉武托孤 言甚详明 颤凛 余食赘行 飞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包含刻的词语有哪些 避劫 江海不逆小流 白字旁的字 包含矢的词语有哪些 撑岸就船 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中立地带 遣词造意 禾字旁的字 扑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