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2:01
原文展示:
春事 洪咨夔 〔宋代〕
莫为春愁两鬓翁,管愁元不属春风。 深黄杨柳夕阳外,淡白杏花明月中。 大自在身天地并,妙光明性圣愚同。 鸣鸠乳燕相料理,融得从前万虑空。
白话文翻译:
不要因为春天的忧愁而让两鬓斑白的老人烦恼,忧愁原本就不属于春风。 在夕阳的映照下,杨柳呈现出深深的黄色;在明月的照耀下,杏花显得淡淡的白色。 无论是在天地间自由自在的身体,还是智慧与愚昧共存的内心,都是一样的。 斑鸠和雏燕在相互照料,从前的一切忧虑都融化了,变得空无一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170-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忧虑的超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观察到自然景物的变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忧虑的思考和超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杨柳和杏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诗中“深黄杨柳夕阳外,淡白杏花明月中”一句,运用了对仗和色彩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夕阳和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后两句“大自在身天地并,妙光明性圣愚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忧虑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莫为春愁两鬓翁,管愁元不属春风。
深黄杨柳夕阳外,淡白杏花明月中。
大自在身天地并,妙光明性圣愚同。
鸣鸠乳燕相料理,融得从前万虑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美景和对人生忧虑的超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忧虑的超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深黄杨柳夕阳外”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色?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中“淡白杏花明月中”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色?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中“大自在身天地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权力 C. 自由 D. 名誉
诗中“融得从前万虑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超越? A. 爱情 B. 忧虑 C. 疾病 D. 贫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