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2:05
瑞龙吟
作者: 翁元龙 〔宋代〕
清明近。还是递选东风,做成花讯。
芳时一刻千金,半晴半雨酬春未准。
雁归尽。离字向人欲写,暗云难认。
西园猛忆逢迎,翠纨障面,花间笑稳。
曲径池莲平砌,绛裙曾与,濯香湔粉。
无奈燕幕莺帘,轻负娇后。
青榆巷陌,蹋马红成寸。
十年梦秋千吊影,袜罗尘褪。
事往凭谁问。昼长病酒添新恨。
烟冷斜阳紧。山黛远曲曲阑干凭损。
柳丝万尺,不如轻鬓。
清明节即将到来,东风依旧传递着春天的消息。此时的春光如同千金般珍贵,然而天公却未曾完全放晴,春雨时断时续。大雁已经归去,离别的字句难以向人倾诉,暗沉的云彩也难以辨认。西园中,我猛然想起与人欢聚的情景,翠色的帷幕遮住了面容,花间的笑声依然悠然。
曲折的小径旁,池塘里的莲花平铺在石阶上,曾经的红裙子在水中轻轻洗去香粉。无奈燕子和黄莺的帘幕轻轻遮挡着娇柔的身影。
青榆小巷,马蹄踏红尘,十年如梦,秋千上的影子已然消逝,袜子上的尘土也褪去。往昔的事情又能问谁呢?白昼漫长,病酒添了新恨。烟冷斜阳紧紧相随,远山黛色层层叠叠的廊檐上渐渐损坏。
那万尺的柳丝,比不上轻轻的鬓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翁元龙,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其词风多以清丽、婉约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明节前后,反映了诗人在春天的感怀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瑞龙吟》是翁元龙以清明节为背景,细腻描绘春日景象与人情感怀的作品。诗中通过东风、花讯、雁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借助清明节的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逝去光阴的感慨。
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生动而形象,情感真挚而深邃。特别是“十年梦秋千吊影”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不仅具备了细腻的情感描绘,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词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间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叹。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感伤而优美的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瑞龙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翁元龙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清明”指的是:
A. 春天的节气
B. 秋天的节气
C. 夏天的节气
D. 冬天的节气
“十年梦秋千吊影,袜罗尘褪”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