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34
《隔浦莲近》 作者:翁元龙 〔宋代〕
街檐插缀翠柳。憔悴清明后。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莺声骤。恨软弹筝手。揾眉袖。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沈香梦似旧。花瘦。欲留春住时候。
街头的檐角上,翠绿的柳条随风摇曳,映衬出清明节过后那憔悴的景象。泪水在香径上堆积,就像是夜晚在海棠花下饮酒的凄凉。树枝上的果实酸得像豆子,黄莺的啼声突然响起,令人怨恨那弹筝的女子,轻抚着眉头,叹息过往的燕子,绿纱衬托着精美的绣品。红花沉入水中,渐渐变成小莲离开藕,亭子在冷冷的香气中,梦境依旧如旧。花渐渐凋零,想要留住这春天的时光。
作者介绍:翁元龙,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这首诗以春日清明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短暂生命与美好回忆的感慨。诗中的“翠柳”“海棠”以及“莺声”都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悲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惜,尤其是“欲留春住时候”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同时,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泪腊堆香径”与“沈红入水”,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首诗在情感上通过对比与象征,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展现了翁元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留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柳”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生机
C. 贫穷
“欲留春住时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厌倦
B. 对春天的留恋
C. 对春天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翁元龙的《隔浦莲近》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但翁元龙的作品更偏向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内心的挣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