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竺寺》

时间: 2025-05-01 13:50:33

诗句

出郭晓山横,沙堤骋游骑。

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

隔岭闻疏钟,丛篁抱古寺。

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

石屋梦泉声,香厨新笋味。

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0:33

原文展示:

出郭晓山横,沙堤骋游骑。
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
隔岭闻疏钟,丛篁抱古寺。
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
石屋梦泉声,香厨新笋味。
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白话文翻译:

出城后,晨曦照耀着横亘的山脉,沙堤上骑马游玩。
阳光照耀下的湖水波光粼粼,苍翠的高柳直入云天。
残留的荷花寥寥可数,依然覆盖着沙滩上的鸥鸟在沉睡。
隔着山岭,隐约听到稀疏的钟声,竹林环绕着古老的寺庙。
游荡的心思来到了千佛殿,踏上台阶来到三摩地。
石屋里传来梦中的泉水声,香厨房散发着新鲜竹笋的味道。
何时能在此处放下心中的纷扰,清静地屏弃世俗的烦恼。

注释:

  • :城墙外,指城市的边缘。
  • :驰骋,表示骑马游玩。
  • 晴曦:晴朗的晨光。
  • :波动、荡漾。
  • :仍然。
  • :覆盖。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丛篁:竹林。
  • 三摩地:梵语,意为“静坐”或“禅定”。
  • 香厨:做饭的地方,象征美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慰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与佛教意象,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天竺寺》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与禅意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晨曦中的山水风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开篇的“出郭晓山横”,通过“出郭”这一动作引导读者走出城市的喧嚣,进入自然的怀抱,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接着,湖水的“晴曦漾”与高柳的“入天翠”相结合,生动描绘出清晨的美丽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而舒畅的感觉。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一句,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后面几句中,诗人提到“隔岭闻疏钟”,既引入了佛教文化的元素,彰显了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则直接表露出诗人对禅意空间的向往,体现出他希望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安宁的心灵寄托。

最后两句“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纷扰世事的反思,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句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郭晓山横:描绘诗人走出城郭,迎接晨曦,山脉横亘。
  2. 沙堤骋游骑:骑马在沙堤上游玩,表现自由自在的生活。
  3. 晴曦漾湖绿:清晨的阳光照耀在绿色的湖面,波光粼粼。
  4. 高柳入天翠:高大的柳树直入天空,展现生机盎然的自然。
  5. 残荷两三柄:仅有几片残荷,象征生命的短暂。
  6. 犹覆沙鸥睡:沙滩上的鸥鸟依然在沉睡,表现静谧的氛围。
  7. 隔岭闻疏钟: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增添了禅意。
  8. 丛篁抱古寺:竹林环绕着古老的寺庙,传达出幽静感。
  9. 游心千佛场:心灵游走于千佛殿,体现对精神的追求。
  10. 拾级三摩地:缓步走上通往禅定的台阶,表现内心的宁静。
  11. 石屋梦泉声:石屋内传来泉水声,象征安宁与舒适。
  12. 香厨新笋味:厨房飘散竹笋的香气,体现对简单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13. 何当此息机:期望在此放下心中的纷扰。
  14. 萧然屏尘累:希望能清净心灵,摆脱尘世的累赘。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心灵的宁静。
  • 对仗:如“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形成和谐的对称。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如“犹覆沙鸥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佛教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心灵解放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湖水:代表内心的平静与清澈。
  • 高柳:象征生机与向上。
  • 残荷: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钟声:代表精神的寄托与宁静的氛围。
  • 竹林:象征隐逸与安静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出郭晓山横”意指: A. 进入城市
    B. 走出城市
    C. 山横亘于湖面

  2. “隔岭闻疏钟”中的“疏钟”指: A. 清脆的钟声
    B. 稀疏的钟声
    C. 嘈杂的钟声

  3. 诗中提到的“三摩地”是指: A. 一种食物
    B. 一种修行状态
    C. 一种建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宁静的心境,表现出隐逸生活的理想。
  • 杜甫的《春望》则对比出战乱与自然美的冲突,展现了对社会的关怀与忧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清人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 其六 子夜四时歌 其七 子夜四时歌四首 其三 子夜歌 子夜四时歌 其十一 子夜歌四首 子夜四时歌 子夜变歌三章 其二 子夜四时歌 冬歌十七首 其四 子夜夏歌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尾狼狈 包含容的成语 靣字旁的字 添补 青眼相加 鳥字旁的字 流觞曲水 煦愿 遗绩 甘字旁的字 闭门思愆 纵壑之鱼 青字旁的字 家规 浑沕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