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1:48
何处鸣鸠只好音,谁家孝妇有冤心。
古来禋祀关仍寂,今日兵饥忆华歆。
王制不堪乖用仂,春秋从此却书霖。
君诗好似灵湫水,清绝无人测浅深。
在何处鸣鸠的声音显得那么悦耳,又有哪位孝顺的妻子心中满是冤屈。
古往今来,祭祀的事情总是显得寂静无声,今日的兵荒马乱让我想起了华歆。
王朝的法令已无法实施,而春秋时期的历史也从此变得稀疏。
你的诗就像那灵湫的水,清澈透明,却无人能测其深浅。
曹彦约,字仲明,号晦父,生于宋代,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作以细腻、清新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局势有关,诗中提到的“兵饥”表明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同时,诗中流露出对古代贤良人物的怀念,表现出对古代礼教与现状的对比与反思。
这首诗以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为切入点,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用“鸣鸠”的悦耳声响引出孝妇的冤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与苦难。接着,诗人回顾历史,提到古代的祭祀活动总是显得寂静,反衬出当下社会的动乱与无奈。诗中的“王制不堪乖用仂”表达了对当时政治体制的失望与无力感,仿佛在诉说着古代美德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自身创作的自我反思,表明了诗的深邃难测,既是对自身创作的谦逊,也是对读者的提示:真正的诗意常常难以捉摸。这种清绝无人测的意境,使人更加思考诗作背后的情感与哲理。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无奈,表现了他对古代美德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何处鸣鸠只好音”中的“鸣鸠”指的是哪种鸟?
A. 画眉鸟
B. 乌鸦
C. 鸳鸯
D. 鸠鸟
“今日兵饥忆华歆”中提到的华歆以什么著称?
A. 贪婪
B. 清白
C. 智慧
D. 武勇
诗中提到的“王制”主要指什么?
A. 古代的法律制度
B. 农业政策
C. 教育制度
D. 战争策略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对什么的反思?
A. 个人情感
B. 历史的变迁
C. 社会现象与政治体制
D.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