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2:09
新蝉声涩亦无多,
强与娇莺和好歌。
尽日舞风浑不倦,无人柰得柳条何。
新鸣的蝉声虽不清脆,但也不算多;
它努力与娇嫩的黄莺合唱美妙的歌曲。
整日与风共舞的它们,似乎毫不疲倦,
却没有人知道,柳条该如何处理。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蝉常常被视为夏天的象征,代表着繁盛与生机。黄莺则代表着清脆悦耳的音乐,常常与自然的和谐相连。诗中提到的柳条,常常象征着柔情和思念。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之一,晚号“穷睇”,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多样的题材而著称。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本诗写于六月初,正值盛夏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蝉鸣和黄莺的和唱,表现了夏日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前两句,诗人用“新蝉声涩亦无多”来引入夏季的气氛,虽然蝉声尚显稚嫩,但它却努力与“娇莺”共同演绎出动人的乐章。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也暗含了生命的成长与成熟。后两句则转向对舞动的描写,表现出蝉与风的欢快,营造出一种生动而愉悦的氛围。而最后一句“无人柰得柳条何”则抛出一种哲思,暗示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整首诗通过音韵和意象的结合,展现了杨万里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体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新蝉”代表什么季节?
诗中“娇莺”与“新蝉”的关系是什么?
“无人柰得柳条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