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9:00
白发叹
素丝久即黑,黑鬓久即丝。
丝黑有涴法,鬓丝无染期。
日月有底忙,昼夜驰向西。
江汉与之友,却向东方驰。
江汉西流日东落,鬓丝漆黑还如昨。
夜长何不秉烛游,自是人生不行乐。
这首诗表达了白发与黑发的对比,说明白发与黑发的交替过程。久而久之,黑发变成白丝,而白发又是由黑发转变而来的。黑发可以通过染色来改变,而白发却没有染黑的可能。日月不断地流逝,昼夜匆匆向西方走去。江汉(指江河和汉水)与我如朋友,但它却朝着东方奔流。江汉自西流去,日落在东边,而我的鬓发依然如昔般漆黑。夜晚漫长,何不点灯畅游呢?人生短暂,为什么不尽情享乐呢?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形式多样,风格鲜明。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享乐的渴望。诗中表现了对黑发变白发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白发叹》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感慨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比黑发和白发,生动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与无奈。杨万里在诗中用“素丝久即黑,黑鬓久即丝”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黑发终究会变成白发,生命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接着,他用“日月有底忙,昼夜驰向西”表达了时间的匆忙与无情,日夜不停地向前奔跑,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江汉与之友,却向东方驰”一句,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旅途。无论江河如何流淌,时间依然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前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夜长何不秉烛游,自是人生不行乐”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乐趣,及时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乐观的态度让这首诗充满了积极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诗中的“素丝”指的是什么?
“日月有底忙”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提到的“江汉”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