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睡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3 09:44:13

诗句

已被诗为祟,更添茶作魔。

端能去二者,一武到无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44:13

原文展示

已被诗为祟,更添茶作魔。
端能去二者,一武到无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被诗歌的魅力所吸引,仿佛诗歌成了妖魅,而喝茶又添了几分魔力。想要同时摆脱这两者的诱惑,唯有通过一场武功(或强大的意志)才能做到。

注释

  • 已被诗为祟:意思是已经被诗歌的魅力所迷惑,诗在这里被比喻为一种妖魅。
  • 更添茶作魔:喝茶也加重了这种迷惑,茶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诱惑或消遣。
  • 端能去二者:指想要摆脱这两种魅力(诗与茶)。
  • 一武到无何: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或意志才能做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诗”与“茶”在中国文化中都有深厚的传统。诗歌常被视为文人雅趣的一部分,而茶则是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二者都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作者在生活中常常被诗歌和饮茶的乐趣所吸引,表现出一种对于文人生活的自省和反思。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将睡四首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茶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以“诗”为“祟”,以茶为“魔”,二者都在无形中吸引着他,让他沉浸在其中。诗歌本身是人类文化中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存在,而茶则是文人雅士生活中重要的消遣和交流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试图通过“武”来摆脱这种吸引,表现出了他对诗歌和茶的双重矛盾心理。

诗人将“武”作为一种力量的象征,暗示着面对诗与茶的诱惑,只有依靠坚定的意志和力量才能真正摆脱。整首诗风格简约而深刻,给人以强烈的思考和反思。诗人通过这种对立的方式,反映出文人生活中常常存在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已被诗为祟:诗人自我意识到自己被诗歌的魅力所迷惑,使用了“祟”这个字,形象地描绘了诗歌的吸引力。
  • 更添茶作魔:在这句中,茶的加入使得迷惑加深,显示了饮茶的悠然与诗歌的缠绵。
  • 端能去二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想要摆脱的愿望。
  • 一武到无何:这里的“武”不仅是力量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心的坚定和勇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歌比作“祟”,茶比作“魔”,生动地表现了二者的魅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反语:通过对诗与茶的描绘,反映出一种愿望与现实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诗与茶的描绘,表达了文人生活中的迷惑与挣扎,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反思。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诗歌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文化、艺术和内心的追求。
  • :象征着闲适、消遣与文人生活的雅趣。
  • :象征着力量、意志和挣扎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诗”被比喻为什么?

    • A. 妖魅
    • B. 精灵
    • C. 鬼怪
  2. 诗人想通过什么来摆脱诗与茶的诱惑?

    • A. 诗
    • B. 武
    • C. 酒
  3.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文人生活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将睡四首 其三》更加内敛,表现了在文人生活中对于诗与茶的迷恋和反思,而李白则是一种豪放的饮酒作乐,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秦村午炊 玲珑山 赋女冠还俗 垂丝海棠 禅寂之所有卖花声出廊庑间清婉动耳 水龙吟·小童教写桃符 夜合花·风叶敲窗 失调名 望远行(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避重就轻 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转灾为福 高字旁的字 情苗 儿字旁的字 罗掘俱穷 王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负担舍舟 不见棺材不下泪 雅雀无声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哈士蟆 车字旁的字 肝肠寸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