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58
己未秋七月,廿八直官廨。
震动起重渊,衰老适相邂。
初听蛟龙吼,水势涌澎湃。
复拟雷霆怒,击物刀必夬。
奔走争一门,汹汹群夺隘。
帽脱鲜结缨,袒裼任衣衩。
跬步暗前途,举足迷所届。
造物胡不仁,或是天地噫。
仓猝遘乖异,喘定神尤惫。
战剽色各变,相对不能话。
招魂幸得活,倾压分一界。
岂是九河复,沟裂分多派。
屋覆势连鸡,墙彻溷贵介。
嗟哉土中人,狼藉如填债。
上帝降鞠凶,下土横彘瘵。
在己未年(公元1579)秋天的七月,二十八号那天,官府的公事繁忙。
震动的水面如同重渊,衰老的我恰好与之相遇。
初听到蛟龙吼叫,水流汹涌澎湃。
又似雷霆怒吼,击打物体如同利刃必然要断裂。
奔跑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挤入一扇门,汹涌的人潮争夺着狭窄的通道。
帽子脱落,鲜艳的缨带散落,袒露着上身,任凭衣衫不整。
走一步就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抬起脚来更是迷失了方向。
造物主怎么如此无情,或许是天地的叹息。
仓促之间遭遇了不幸,喘息着心灵依然疲惫。
战斗的颜色各自变换,面对面却无法言语。
招魂的时刻幸好还活着,压力之下分隔一界。
难道这九河再续,沟渠裂开分为多条河流。
房屋被压覆如同鸡窝,墙壁倒塌混杂着贵重的器物。
哎呀,土里的百姓,狼藉得如同填满债务。
上帝降下灾难,土地上横行着瘟疫。
作者介绍:
冯溥,明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纪异 其一》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灾难时的情景,表达对自然和人事的感慨。
《纪异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浓厚社会关怀和个人情感的诗。开篇以“己未秋七月”引入,时间的特定性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诗中描述的自然灾害,如水势汹涌的蛟龙吼叫,象征着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力和恐惧。诗人在描绘这些场景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张力。
“奔走争一门,汹汹群夺隘”一联,生动地描绘了人在灾难面前的慌乱和无序,体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与本能的求生欲望。而“造物胡不仁,或是天地噫”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灾害的反思,表达了对命运和造物主的不满。
整首诗在节奏上紧凑,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灾难的无奈和恐惧,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灾难的描绘,诗人不仅仅是在记录一个事件,更是在传达一种时代的痛苦与人的无奈,向读者发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在灾难面前脆弱无助的深刻思考。主题思想在于揭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面对不可抗力时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什么?
A. 和平
B. 灾难
C. 荣华
“奔走争一门”中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A. 安详
B. 混乱
C. 快乐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感激
B. 质疑与无奈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