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17
反本观空无碍辞
形是幻,情是梦,寝兴视息随群动。当念元来一切无,豁然顿遣心中空。
这首诗表达了身心的幻象与梦境,生活的起伏和外界的变化总是随波逐流。当我意识到一切本质上是空无的时,心中豁然开朗,顿时抛开了所有的执念与纷扰。
在这首诗中,"一切无"可以与佛教的“空”理念相联系,佛教强调世间万物皆为幻象,只有通过内心的觉悟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诗中所表达的“豁然顿遣心中空”则体现了这一点,强调通过智慧的觉悟与内心的明亮来超越俗世的纷扰。
晁迥,宋代诗人,擅长抒发内心情感,作品多反映道教与佛教思想,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思索内心与外物关系的时期,作者通过反思自身的幻象与现实,探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其背景与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体的孤寂感相呼应。
《反本观空无碍辞》是一首极具哲理的诗歌,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领悟。诗中对“形”与“情”的对比,揭示了外在现象与内心情感的幻象,提醒读者在生活的波动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通过“当念元来一切无”的觉悟,诗人终于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这种超越世俗的觉悟与宁静,既是对个体存在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
整首诗语言通俗而深刻,意象鲜明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正如诗中所说,只有放下对外在世界的执着,才能真正体验到心灵的空灵与自由。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通过意识到外在的幻象与内心的空无,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安宁与解脱。
诗中“形是幻,情是梦”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当念元来一切无”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心中空”代表了什么状态?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晁迥的诗更强调内心的觉悟与空灵,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与审美追求。